《隐入尘烟》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隐入尘烟》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隐入尘烟》观后感1
电影《隐入尘烟》是一部关于土地和农民的作品,是一段关于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更是一抔洗涤心灵的清水,作者貌似平静实则饱含深情地描述着西部农村所发生的平淡的一切,描述着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描述着边缘人的艰难坎坷和隐忍不屈。
电影的节奏缓慢,耕地,播种,锄草,收获,打碾,入仓,吃饭,睡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人说它像是纪录片。确实,简直怀疑它是在记事。通篇暖色调的打光,但是直到有铁与贵英一起躺在自家炕上微笑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一丝的温情。
影片呈现的是一个衰老、猥琐、木纳的小老头,而观影后我脑子里看到的是一个坚韧高大的父辈英雄。有铁与贵英的感情很真挚,两个单纯的人,两个互相依偎着取暖的人,他们的相遇使各自不再麻木,他们相互照耀了对方的余生。
真实的细节、真实的情感,再加上不完美愈发现实的结局,时时刻刻悸动着人心。
喜欢电影里的那头驴,受苦受累却无法被理解,直到最后,大概也只有它的眼里还有老四(有铁)和贵英的印记。
《隐入尘烟》观后感2
然而即便如此,周围村民的阴阳怪气和冷嘲热讽一直像背景音一样围绕着马有铁和曹贵英的生活,这一点似乎没有改变过。对此,马有铁听之任之、视若无睹。
有人说这是软弱和怯懦,但或许这是抗争和坚守。
“被风刮来刮去,麦子能说个啥?
被飞过的麻雀啄食,麦子能说个啥?
被自家驴啃了,麦子能说个啥?
被夏天的镰刀割去,麦子能说个啥?
被当作种子,麦子又能说个啥?”
麦子啥也不说,麦子自顾自地破土、生长、结穗,年复一年。
盖房子从村民家拉了一车草秸秆,马有铁说,等秋天洋芋收了,给送一袋子过来。
孵小鸡从邻居家借了十个鸡蛋,马有铁说,等鸡下了蛋,就给还回来。
去拉回抵还两亩地租金的1000斤苞谷,马有铁说,刨下两件大衣的钱,给840斤就行。
马有铁说了,马有铁却又啥都没说。听凭一些言语随着风吹来了,又随着风散去了。“一码归一码”这个念头如一颗种子,早已扎根在他心里,自顾自地破土、生长、结穗,年复一年。
麦子结穗变成了麦粒,麦粒变成了面粉,面粉做成了馍馍,馍馍养育着无数人。“一码归一码”,结出了马有铁对土地的信任,结出了马有铁不受他人掌控的内心尊严。
《隐入尘烟》观后感3
好的电影会发光。《隐入尘烟》就是那种会发光的电影,从公映初期不被看好,到后来一路逆袭,无论是上座率还是口碑,这是中国影坛的奇迹,更是一部国产农村题材文艺片的奇迹。
和很多朋友也私下讨论过,影片能够一路逆袭的原因,毕竟,类似的作品,也不是没有过,像之前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也曾经一路收获了八千多万的票房,而如今,《隐入尘烟》无疑也照着这个方向迈进,或许过亿,更是影迷们的心之所向吧。
观影的时候,脑海曾经泛起张国荣说过的那句话:“你只有一条命,我也一样,有今生无来世。所以我们在这一世要尽可能地对身边的人好,把一颗真心交出来。”其实在有铁和贵英身上,也看到了两个苦命人的唇齿相依。但影片最大的亮点,还是来自于毫不做作的真诚,无论题材故事,还是表演,对于看多了假大空的同类型影片的我们而言,这是一座宝藏。也或许,经历了疫情之后,我们每个人也都更易从这种“众生皆苦”的生活中,带来太多的感同身受。
好的电影会发光,能够照亮我们内心的灰暗,驱走内心的严寒。当然,有关结尾,目前有着各种各样的解读,也进一步增加了影片的讨论热度。毫无疑问,这个暑期档,《隐入尘烟》是唯一可称现象级的电影。
《隐入尘烟》观后感4
《隐入尘烟》这部火热的电影已经上映了一段时间了,全网的评论已经是铺天盖地了,大家最多的观后感是"全剧没提一个苦字,却苦出了天际,全集不谈爱,却爱入血液!其实自己是一直害怕看这种类型电影的,因为自己可能会和大多数人一样,看完后,心里感触太深,情绪不好恢复,所以迟迟不敢看这个电影!
终于在安慰好自己的情况下,鼓起勇气看了这部温情而又残忍的电影,影片中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精美的画面,但是却带给了观众最真实,最贴近生活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最后小便失禁的曹贵英死了,死在了给马有铁送鸡蛋和馍馍的途中,死在了包谷成熟的秋天。
老实有人情味的马有铁死了,他还完了欠所有人的债,右手捏着贵英编的草驴。左手印着“麦子花”,死在了他和贵英刚盖好的新房子里。
他们生于泥土,又回归泥土,变成了尘,变成了烟。
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很快,所有人会忘记他们。可是他们,跌跌撞撞、互相扶持着对方走过了一个冬春夏秋。可是他们曾给彼此贫瘠荒芜的生命点亮过一束微弱的光。
《隐入尘烟》观后感5
《隐入尘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被家人抛弃的孤独的人,在苦难的生活中相濡以沫的爱情。看了三次,真的又苦又难,无法表达,只是眼泪如洪水泛滥似的掉下来。
说生下来你该是什么命就是什么,如小麦一样,有的刚长起来,一不小心就被人踩死了;有的成长好,完完整整的被虫吃掉了;有的长成熟,任人宰割的被镰刀的割掉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是如此,不应该说是生活,他们那样应该是生存,在生存中苦苦挣扎着。像别人说的,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难人,钱都流向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最吃苦的人。
之前看《平凡的世界》就想,现在看了《隐入尘烟》更想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来到这世上是为什么,特别是那些为了生存的人?有人说来体验,感受的生活,真的是如此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做了妈妈之后,只知道来到这世上是自己的妈妈带你来的,给妈妈带了一份希望和寄托。
《隐入尘烟》观后感6
电影临近结尾,曹贵英竟然意外的因为头晕一头扎进水沟里,淹死了。
曹贵英的死,让人猝不及防。虽然错愕,凝神间却又释然。生命,不仅仅是个体的诞生和消亡,它更是一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存在。
对于曹贵英来说,蜗居在窝棚里的她,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住进自己的房子,睡在自己的炕上。她在见到马有铁的.第一面,便笃定了这个在雪地里给驴喂苞谷的男人,一定会对她好。在她短暂一生中的最后几年,有人把做好的馍馍送到她的手边,有人把烤好的鱼肉喂到她的嘴边,有人把麦捆上挖出个窝窝来让她坐着踏实……
曹贵英的生命已经完整。有爱和被爱的生命,本就是完整的。
再回望马有铁和曹贵英偎依着坐在一起的那片荒漠,仿佛他们只是被放大了的两颗沙粒,而我们是被缩小成一颗沙粒的某个身影——马有铁和曹贵英就是我们,我们就是马有铁和曹贵英。
爱吧,趁现在。
《隐入尘烟》观后感7
青藏高原北部边缘,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一个小乡村的村民马有铁,和他刚娶过门的媳妇曹贵英刚刚在家人的坟前祭拜完,正坐下来歇脚。
马有铁说,给,吃个苹果去,吃去。
曹贵英默不作声。马有铁又说,给,吃个馍馍去,吃去。
曹贵英还是默不作声,低着头,把苹果和馍馍攥在手里。
后人不吃,前人不得。马有铁一边说,一边自己拿起一个“馍馍”一口吃起来,扭头看着曹贵英。曹贵英斜过脸瞄着马有铁手里的“馍馍”,也跟着一起吃起来。
画面中的荒漠,旷远无际、绵延不绝,一阵风吹过,拂起的万千沙粒将这两个靠在一起的身影包围环绕——
马有铁,给自家三哥“当长工”很多年却分文未得,被村民冷眼相待了大半辈子的老光棍。
曹贵英,不能生育、从小父母双亡,在哥哥嫂子家挨打受气,一直寄居在后院窝棚里的残疾女。
在家人的极力撮合下,两个卑微了半辈子的人成亲了。
《隐入尘烟》观后感8
生活的困顿、物质的匮乏和劳作的艰辛并未让两个同样卑微如草芥的人倒下,他们只是默默的顶开压在身上的大石头,在生活的夹缝里探寻阳光,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他们只有两双手和一头驴,在每天辛苦劳作下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房。
紧贴着黄土的生活朴实而辛劳,因为知足和,更多的却是细微的幸福和相濡以沫的陪伴。
不完整的两个人抱成了一个完整的家,最穷的日子却过得甚至让人开始羡慕。
跟整剧前面缓慢如苍烟的节奏不同,贵英的离开却那么突然那么仓促,像极了那些来不及告别的人,突然就没了,镜头闪过水渠里已经直挺挺的她手里还抓着那个袋子。
有铁还清了在世上欠的所有的债和情,放生了憨憨的驴,他给贵英和自己手上印上了那个“去哪里都找得到”的标记,许下另个世界和来世的承诺,随她一起去了。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有铁和贵英的“家”被推倒,只剩下尘烟……
真实得让人落泪,生于尘土,归于尘土,也许苦难并不值得歌颂,但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
从电影一开场到结束,以至于到现在,那种压抑和难过一直无法平息,我们需要见识更深重的苦难,如果无法伸出援手,知情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救赎的开端。
《隐入尘烟》观后感9
没想到《隐入尘烟》这部电影给我巨大的惊喜,可能是我今年看过最值得看的电影。影片的节奏与镜头的推进都很慢,但细节的刻画隐藏着巨大的能量,看完有一种不会流泪的感动,久久回味。
马有铁是中国农民的典型缩影,生长于土地,土地也接纳者他。不管怎么样,只要耕种,就会有收获。
这是一部讲述西北甘肃小地方的底层农民的悲剧爱情故事。男人是村里老实巴交的大龄单身汉,女人身有残疾、尿失禁,在家里被哥哥和嫂子嫌弃。经媒婆介绍,两人可怜人“凑合”在了一起,媒婆拿到200块介绍费走人,而两家人的“麻烦”也得到了解决。
电影刻画了社会底层两个边缘人物相濡以沫的故事。很多普通人,或者说农村人,婚姻就是这样的,你要说那种轰轰烈烈的,真的明确感受到自己爱上了,这种很少。就是相处着,互相帮扶。全剧没有一个爱字,却全是爱,全剧没有一个苦字,却全是苦。贵英和有铁之间或许没有爱情,但全是无法割舍的亲情。
导演是按照四季的生命循环来拍摄这部电影,就是想表达人生也是“变化”的这样一个常态而已。所以人生就是苦难重重,但是还请放心,人生中某段时间里,总是有希望的光线穿过阴霾,照亮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