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高中作文

时间:2023-09-24 19:48:19
年味高中作文

年味高中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味高中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味高中作文1

年味是一杯菊花茶,越品越香,呷一口,久久回味。

年是一杯醇酒,千杯举起方知乐。

年是一盏孔明灯,告别曾经,许下新年愿望。

年味就是过年的味道。

新的一年开始,新联换旧联,这便是年味。家家户户忙着张灯结彩。

每到农历二十四,打工的人基本都回来了,整个村子不像平时那样冷冷清清,平日里只能听到小孩子的嬉笑。这个时候,大人们便拉起家常话,抑或是谈谈工作的辛苦,抑或是说说外地生活状况,抑或是意外的收获,总有说不尽的话题,老人们看着儿孙满堂,更是舒展了眉头,至于那些小孩子,到处乱蹿,穿着新衣服家家拜年。

烧香拜佛,这便是年味。值初一,村里人都赶着去寺庙里烧香,这个风俗习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村里那些年历资深的老人和些年轻人吹吹打打,全村里人同去寺庙烧香,烧香之后还要磕拜。我们这村就是特别,虽然不大,只有十七户人家。但乡里乡亲里十分和睦,一大群人从庙里回来的时候,一路也是要敲锣打鼓的,一条河上下也失去了往日的冷清。

农历二十九的晚上。点燃一盏盏孔明灯,但半空中有自焚自灭。写着愿望的纸条也烧了,可是人们的心却奔腾如江水,那毕竟承载着他们美好的期许。点点烟花绽放,家家都在欢呼,混合着瞬间响亮的爆炸声。楼上看电视的人们拉开窗帘看看星空,如雨的烟花从头上滚落。烟花坠落,夜空寂静了,人们有各自跑回屋去,也放下窗帘,

这就是年味,踮足昂首的那一刻,晶莹泪花闪烁,欢呼雀跃的那一刻,满怀这幸福,他们许下心愿,希望家人团聚。

年,或许是一杯白开水,有人说它无味,有人说它甘甜可口,也有人说它是品不尽的茶。

最难忘的还是两家人吃饺子。大家常年在外难得聚到一起。正月初一的早上,向来是要吃饺子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包饺子,大人们和孩子一样顽皮,包的饺子好友特色,有长方形的有海星,也有新目形的……那天晚上,大家还包了“饺子王”这个饺子恐怕两个碗还装不了,一个个的连忙用相机拍下来,笑得前俯后仰。屋子里闹得热气腾腾。长这么大,第一次和二伯伯他们一家挤在这个小屋子里过年,他们洋溢这幸福的家庭气氛里,抛下对已逝亲人的悲伤。

这边是年味,散着浓而醇的酒香……

真的年味不是张灯结彩,真的年味不是盘中鱼肉,真的年味不是厚礼,却是那近在咫尺的

乡情,似酒不是酒,似茶不是茶,却比酒更醇,比茶更香。

年味高中作文2

“啪啪啪---”春节在一阵阵的鞭炮声中拉开了序幕。

今天是除夕。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指针那仄歪的影子已指向“8”字。刚吃完早饭,大人们便开始忙了。惟有我怔怔地坐着。

“诶,快来帮忙啊!”妈妈招呼我。“哦,”我一下子跳了起来。不一会儿,茶几上就摆满了糖果。

十点了,为了迎接客人们的到来,爷爷奶奶便着手开始做饭。一个切肉,一个切姜,忙得不亦乐乎。我自然是加入了做饭的行列,可我终究是我,剥了几个松花蛋便跑开了。

不久,香喷喷的饭菜便摆了一桌。我们围坐在桌边,自是其乐融融。我闻到了一丝年味儿,好香。

下午4点钟左右,我自告奋勇去“新桃换旧符”。一手拿着胶带和剪刀,一手拿着对联,刚把对联展开,便分不清上联和下联,无奈,只得回去请教爸爸。“咦,这么快就贴好啦?”他似乎有些惊讶。“呃……这个嘛,请教您一个问题,这两句,哪个是上联?”我有点难以启齿。“唉,真是笨,还得劳烦我亲自走一趟。”爸爸抱怨着。

爸爸先大概地看了看位置,剪下一段胶带,娴熟地将上联贴好。很快,下联也贴好了,我便顺便看了一下邻居家的对联,每一对中都包含了对新年的期冀。在这到处一片红红火火的热闹景象中,我似乎又嗅到了年味儿---一片红火喜气洋洋的味道。

又到了吃年夜饭时间,我们一大家人三世同堂,共享天伦之乐。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似乎都久别重逢,有着说不尽的话,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仿佛演讲家在高谈论阔,侃天南地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爆竹声愈渐高涨,渐渐湮没了我们的谈话声。耳边只剩爆竹与春风交织的交响曲。虽听不到说话的声音,可家人们脸上的一颦一笑却似乎表达了一切的想法。原来年味儿还有情---在百忙中相会的亲情,团圆情。

伴着窗外绚丽的烟火,脑海中浮想联翩……

想着那名叫“年”的怪兽何时会来到人间;想着那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否在天堂看着我们幸福地过节;想着那“年味儿”如何捉摸不透却又无处不在?……

烟火,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人之常情,却如喜马拉雅山般永恒而坚不可摧,年味儿,就是幸福的味道。

“啪啪啪---”春节在这一阵阵鞭炮声中也该拉下帷幕了。可我却久久不愿拉下,因为---

我要抓住年味儿。

年味高中作文3

二月十四日。放假。收东西。回家。

回家的路上,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透过蒙蒙烟雨,我看见深巷中的大红灯笼扑闪着眼睛,我看见饭店门口张贴出了“年夜饭”的字样,霓虹灯下的城市,无一处不体现着繁华与喧闹,我突然意识到,新年就要到了。

回到自家的小区时,已是十点钟的光景,幽暗的灯光下,道两旁的树在雨中微微摇摆着,好不凄清!年虽已近,我却丝毫没尝到“年”的滋味,只是想着,今年的春节,可是意义非凡的呢,但不能回老家团圆,又如何能有年味呢?

记忆中的春节如此浮现。

外公斟着小酒,在桌前分享着儿女们一年的喜怒安乐;外婆忙碌于厨房的火炕前,家中儿女多,她得一大锅一大锅的做菜。大人们在一旁又撑了张桌子,在玩着牌,互相打趣着。小姨抱着年幼的弟弟妹妹,在房间看电视,我也过去,拿着糖逗两个小可爱叫“姐姐”……

春节在记忆中是人多的,喧闹的,也是幸福快乐的;分离一年的亲人们又重新聚在父母身边,岁月的流逝可抵挡不住这血浓于水的亲情。

二月十八日,大年夜,也是这年的最后一天。

早晨的太阳照在了脸上,也照亮了整间屋子。这几天休息的好,因此,看到雨过天晴后窗下的一片翠绿时,心情也愈加晴朗起来。吃过早饭,一条短信映入眼帘:今年过年虽不能一聚,但一家人心连心,祝你们一家新年快乐,丫头明年高考一定能考好!这是舅舅发来的祝福,温暖的话语,似把我又带回了他们身边。

我想到了我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知道,若王维知道亲人也与他一样思念彼此,那份愁苦之情是否会减轻些许?我又想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心在一起,距离又怎是问题?即使在此佳节看不见外婆外公慈爱的笑容,聆听不到舅舅小姑们的淳淳教诲,捏不了弟弟妹妹们可爱的小脸, ……此处隐藏8206个字……迟,那就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纵使山水迢迢路遥遥,不曾改,回家团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纵便疲劳亦幸福……

一纸窗花,贴满窗喜气;二副对联,祝全年和顺。往三四家拜年,同贺五福临门,六回重听《莲花漏》,七载再嗅腊梅香。摆开八仙桌,九鼎温屠苏,阖家团圆夜,十全十美时。百般念,千般道,万亿叮咛惟愿儿孙好!年味,这就是几世同堂的欢聚,红火而热闹,喜庆而欢喜……

追溯千年,年,对于华夏儿女,早已不意味着一年的尽头,那就是团圆时刻,那就是情意绵绵,那就是文化传承……

古人过年,从腊八到元宵,有赏花灯、逛庙会、猜灯谜、舞龙舞狮等活动,热闹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风味。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有“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齐家欢乐。

《红楼梦》中,甄家过年,在路上逛庙会、赏花灯,更有老北京叫卖的冰糖葫芦,爆竹声中,年味就是浓浓的乡土之气,脆脆的乡土之音。

贾府春节,俨然大家做派。门前车水马龙,相互之间依礼拜年,热闹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灯谜之乐,齐家共聚,既有规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门,年虽少了份平民之质朴,却未曾失热闹与亲情。

从《祝福》中的祝福礼,到传说中的除夕降魔、压“祟”钱,与其说过年是一种团聚的欢喜,不如说是民俗文化的盛筵。从包饺子到煮汤圆,各地风俗各异,却同样有着但愿来年事事顺心、和和美美之意。

可是,时光走至今日,空气污染夺走了爆竹的“岁岁”平安、烟花的绚丽夺目,更夺走了小孩一年中的期盼时光;电子游戏夺走了老少的欢声笑语,只剩一个人的自娱自乐;牌局酒局夺走了亲人的推心置腹,夺走了剪窗花、贴春联、做年夜饭的一团和气与温馨……

依旧就是跨越千山万水的奔赴家乡,依旧就是家庭团聚的盛世佳节,可人在一处心已散,形聚神散之年,纵使形式未变,那经岁月碾出的浓浓年味,却在此一二年间消散殆尽……

什么是年味?有家的温暖才有年味,有年夜的欢声才有年味,有民俗文化的承载才有年味!

一箪食,一豆羹,让心回家,让爱永存!年味,方愈久弥香!

年味高中作文14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刚到老家,祖父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祖父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祖父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祖父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祖母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祖父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祖母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祖母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祖母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祖母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祖母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祖母70大寿,爸爸和祖父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祖母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年味高中作文15

二十三打土尘,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鱼肉,二十七洗金漆,二十八刜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鐤罐咵。年初一,开门就作揖,初一拜家庭,初二拜亡人,初三初四拜丈人。

这是湖北的年歌,唱出了湖北整个过年的风俗。然而各地习俗有不同,我家乡的年味,独具一番风情韵致。

农村的年是从腊八开始的。喝完腊八粥就该杀鸡宰鸭腌制腊肉了。一年到头养了三四百斤的大肥猪也被腌制成各种腊味——腊猪蹄,腊肠,猪头肉等。然后捎带给远方的亲人,让在大城市里生活的子女也感受到一分浓浓的乡情。

二八二九,身在异乡的人们都披着尘土回乡,赶在三十之前给失去的亲人“送亮”——所谓送亮,即在祖先坟头烧上写冥币,再放鞭,烧香,在坟头插上一根红烛(现在已被LED灯所代替),年轻一辈的人还要磕头祈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被祖先佑护。当夜幕降临时,你会看到辽阔无垠的田野上,是星星点点,绵延不绝,昏惑的红光如同天空中的星星,闪闪烁烁,只有在这时,你才会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伟大,以及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的厚重。

团年饭的程序也颇为讲究,菜肴摆好后,人不上桌,先盛好米饭摆好酒,在桌子下烧上一堆堆纸钱,这叫“叫祖”,让逝去的祖先先吃,据说在这个时候,小孩子能在门的角落里看到祖先的灵魂,虽说迷信了些,去饱含着人们对于先祖的思念,以及对于民俗的代代传承和尊重。

饭桌上的菜肴品类丰盛,然而有几道菜却必不可少——腊鱼,腊肠,腊肉以及鱼糕,荆州人素有“无糕不成席”之称,每年过年家家都会置些鱼糕,而有手艺的人家便会自己打制。将鱼肉切碎成一团无刺的肉团,再抹上些蛋黄,在笼屉里蒸成糕状,鱼肉除刺,保留其鲜味,加上细腻的口感,辅以蛋皮的柔韧,自然成了家家桌上不可或缺的标配。另一道不得不提的菜就是猪头肉了——这是公安特有的风俗,即将一整只猪头加盐腌制,在年三十上锅一蒸,即可入口了。猪头上的每一块肉都是精品,肥而不腻,嫩滑爽口,但由于是假重盐腌制,味道极咸,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吃不了两三块便认输了,而老一辈则一只脚架在凳子上,一手拿着菜刀,在猪头上大块撕扯,大汗淋漓。

三十的晚上在一阵鞭炮声中赶走“年”之后,便迎来了农历的新一年。接连几天的走亲访友后,年也算是过完了,听上辈的讲,他们小时候过年时还有舞狮子龙灯的表演,小孩子还可以踩竹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年俗也渐渐消失了,但值得庆幸的是,那扎根在泥土中的年味却从未被时光冲淡。

我想,所谓的年味,就是团圆的味道,传承的味道吧。

《年味高中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