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工程管理认识实习报告3篇](https://img.hxli.com/upload/1364.jpg)
精选工程管理认识实习报告3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管理认识实习报告3篇,欢迎大家分享。
工程管理认识实习报告 篇1 】
一、本次实习地点
108国道(或“国道108线”、“g108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北京,终点为云南昆明,全程3356千米,工程管理实习报告。这条国道经过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四川、和云南6个省市。
我本次实习地点为108国道陕西的勉县至宁强段,该段经过的车辆多为跨省的长途货运汽车,该地为川、陕、甘三省所处的交通要道。由于该路已经运行了十余年,路面受损严重,严重威胁车辆及行人的安全。政府决定持资修补和改建受损路面。
陕西段108国道路改建和修补工程于XX年11月完工,改建后的路仍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周期20年,路面结构为20c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0cm的水泥稳定风化料基层+20cm的石灰土底基层。尽管在施工中加强了质量管理并改进了施工工艺,但仍是不断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这些裂缝(不包括面板的干缩裂缝)多半发生在混凝土面板浇注后的1~2天内,位置大多在距缩缝1米的范围内,个别也有在面板中部开裂的。缝宽随时间的延续,由细发展到宽,细的只有0.1mm,仔细查找才能发现。缝深可贯通板面,严重时基层也会断裂。横向缝较纵向缝居多。
二、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防治
造成面板开裂沉降和断裂的因素是很多的,只要施工中不谨慎随时都可以出现面板的各种裂缝。当混凝土面板的抗拉、抗折强度低于混凝土的收缩和翘曲应力时,裂缝就会产生,而随着时间、气温 变化、雨水渗入及行车作用,会最终导致全部路面的破坏,目前尚无理想的修补方法,实习报告《工程管理实习报告》。对裂缝严重的面板只有铲掉重浇新板,在 浇注前应在相邻板的接触面处钻孔埋设传力杆。面板裂缝轻微且不再发展的,可以采取修补。修补工作不但费工费料,外观难看,而且工艺繁杂,使用效果也不及原有的整体板。为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管理,精心组织,最大限度地降低裂缝的产生。
1 保证路基最佳密实度
路基的沉降会使其强度减弱,要使沉降一点不发生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路基达到98%的密实度,那么还有2%的空隙率,有空隙就会有沉降。微量的沉降不会造成路基的破坏。因此,为保证路基足够的稳定性,就必须把沉降量减小到最小值,尤其要避免发生影响严重的不均匀沉降。靠自然沉落减小沉降的做法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是不合适,尤其是工期短的工程,更无可能。即使采用加载预压,也是不经济的。
路基发生沉降有两种情况:一是地基软弱,未做好加固处理,其承载能力低于覆盖在它上面的填土层重力的压缩变形;二是填土层压实不好,密实度小于设计要求,其强度必然不足,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变形,密实度愈小其变形愈大。为减少因地基沉降而造成的路基变形,在填筑路基前,先清除地基表面的农作物、树木杂草以及腐殖土,然后用重型压路机械多遍碾压,使地基压实度不小于93%。
该路全线有300米的地基不良地段(属地基过湿),承载力不足1.2kg/cm2,车辆在地基上无法行走。填筑路基须先加固地基,并利用冬春地下水位下降的有利条件,深犁地基土30厘米深,晾晒,再掺以8%剂量的石灰翻拌碾压至密实。经检测,地基压实度已达90%以上。
为使路基有良好的密实度和提高其强度,减少路基的塑性变形和渗透系数,从而增加稳定性,使填土层的沉降量减小到最低限度,结合施工单位的现有碾压设备,在填筑路基时采取“分层填筑”和“薄层多压”的做法,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曾在 k3+000~k3+100段填筑长100米的试验段,层厚50cm,填土层的土质为粘性土,用18 吨振动压路机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五遍后检测其压实度小于93%(达不到设计要求),继续碾压到十遍,再检测其压实度,发现无明 显提高。相邻一段层厚30cm的填土层长200米,用同样的粘性土和碾压机械,当碾压至第四遍后,检测其压实度已达93%~95%。在有大吨位压实机械的条件下,如50吨振动压路机,重夯以及强夯等,可适当增 加每层的填筑厚度,具体的层厚应根据不同的机械经试验确定。为保证有均匀的强度,必须强调“分层填筑”,因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压实度要求。
2 提高基层的强度与稳定性
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必须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强和水稳性好。常用的基层结构有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石灰土、工业废渣类等半刚性基层。石灰土宜作为底基层,不宜作为水泥混凝土等高级路面的基层。石灰土的初期强度和水稳性较低,同时干缩,冷缩易产生裂缝。从面层缝隙渗入的水会使石灰土基层表面水化,降 低强度,同时也易使面层滑动。该路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它比石灰稳定土好,因为它的水稳性好。该路工程的基层强度要求洒水养生7天,其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28天应达到1.2mpa以上。有一合同段试铺的石灰土底基层,经检测压实度、灰剂量等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唯做灰土饱水试验时,当一组试件仅在水中浸泡1~4小时,所有试件都已松散,根本谈不上有强度。在这样的基层上修筑路面最终造成基层松散/滑动,而使面层坑槽、龟裂连片。
工程管理认识实习报告 篇2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20xx年6月18日在西安科技大学东院家属区进行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
一. 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认识实习主要对工地进行参观,了解工程施工和管理的主要流程。为了让我们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院的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认识实习。通过实地参观,通过对施工现场和施工体系进行考查,我们了解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的基本知识,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我们对本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实习主要工作任务
我们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懂实习工地的建筑类型,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容,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多多请教了解看到的不知道的知识。尽量争取参与并了解工程开工前和施工中的各项准备工作,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施工实习日记,做好实习收尾工作。
三. 实习内容
6月18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西安科技大学东院家属区进行参观。刚刚进入工地时,老师便要求同学们戴上安全帽,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后要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到安全文明施工,我觉得在现阶段我们国 ……此处隐藏5750个字……性。
1、普通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2)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3)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xx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 的横向走道。
2、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1)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2)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3)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①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②阶梯教室一般可容纳150到200人,由于人多,考虑到视觉效果教室地面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
阶梯教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
b、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c、座位排距:不应小于850mm。
d、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当同时设有中间和靠墙纵向走道时,其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
e、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00mm。
f、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课椅宜采用翻板椅。
装备电教设施的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教室前墙应设黑板和银幕,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
b、室内应设安装电视机的设施和窗帘盒。
3、教学楼内应有的电设备:设有一般照明,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三部分
(1)电铃系统:每层安装一个响铃,全楼统一控制,总控在一层值班室
(2)安装摄像头:本楼区内安装安全监视系统,楼内走廊和公共场合安有保
(3)监控系统,保安监视控制及监视器设在首层。
(4)消防电气:在各层走廊、公共场所等部位设火灾广播扬声器。在走廊、消防前室等处设手动报警按钮,在消火栓内设消火栓按钮。
四区整栋楼基本是是阶梯教室,主要用来上大课,或者开讲座,开展各种学校的活动。因其特殊的要求,其结构比较复杂,各层之间教室布置大概相同,但不同层的楼梯布置各不相同各教室是成相异直线式组在一起的。其前端的间距是8。4m,右外围是1/4圆弧,大门宽2。4m,一层靠内有两根柱子,起中间的支撑作用。三区和四区之间有空中过道,加紧了两楼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方便了通行。三楼到四楼的楼梯有一个平台的转折,以适合长阶梯的需要。
(三)高层建筑。
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或分层使用。
1、窗。
(1)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范措施。
(2)高层办公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时应设擦窗设施。
(3)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2、门。
(1)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m
(2)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3、门厅。
(1)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根据使用需要也可设门廊、警卫室、、衣帽间和电话间等,
(2)门厅应与楼梯、过厅、电梯厅邻近
(2)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它防寒设施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0米(双面布房)
4、采光。
(1)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6。
(2)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5。
5、隔声
(1)办公用房、会议室、接待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5dB(A声级),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打字室、图书阅览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A声级)。
(2)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办公用房、会议室贴邻,否则应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办公室的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60m,设空调的可不低于2。40m;走道净高不得低于2。10m,贮藏间净高不得低于2。00m。
此外办公用房宜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宜小于10㎡。
6、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地下室及电梯井底等处应设消防排水设施。办公室的照明宜采用荧光灯,门厅、接待室、等房间也可根据建筑装修的需要安装饰灯。
实例:海大行远楼。
高层办公楼(写字楼)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地,是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业务技术人员等办公的业务用房。对高层办公楼的设计和布置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对高层办公楼的了解和探究也显得至关重要,在接下来两天里,我们小组组织分小队分别参观海大行远楼,了解它的设计理念。
行远楼是典型的高层建筑,是海大行政办公的核心,应此,对于它的认识参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行远楼外观呈弧形,坐北朝南,这样有利于天然采光,详细平面布局请见行远楼建筑平面图,整个建筑设三个楼梯,分别位于两端和中间,宽为2米。正对入口设升降电梯。两侧楼梯皮昂便分别设男女洗手间。防火设施较为完善,每层均配置安放符合规定数量的灭火器、灭火水管,并在个别办公区顶安有洒水喷头等。安全疏散设计较合理,在两端分别有安全逃生门,以防不时之需。每层在显眼地方均悬挂安全出口标志,便于人们在危急情况下逃生。
此外,该楼行空间划分整齐,两边呈对称分布,外观宏伟,弧形设计利于防震,是较为规范的高层办公建筑。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通过此次实习,我对工程管理这个专业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知道了理论和实际的差别,学到了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且激发了我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热爱,以及了解到它在建筑施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实习学到的专业内容会使我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实习中学到的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则会使我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