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10-30 06:26:57
【实用】小学音乐说课稿四篇

【实用】小学音乐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

一、设计意图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二、目标定位

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教法学法

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依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依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依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

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 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

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幼儿熟悉前半段。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提示幼儿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较多,幼儿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用教师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熟记。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

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

很受孩子欢迎。同时,幼儿在学习前半段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师的领唱。

3、分组对唱歌曲(问答式对唱前半段、集体合唱后半段)

问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对唱。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采用多种对唱的方式鼓励幼儿表演歌曲,这是孩子领会歌曲的一种升华,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活动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们特别高兴,因为夏天有许多与春天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去找找看,把夏天的这些特别的地方编进歌词里,唱给大家听。 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孩子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们在夏天的主题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有关夏天的知识,也一定能够创编出很多新的歌词,我鼓励他们相互做小老师,学学别 ……此处隐藏1342个字……律声部的教学。歌曲的结束句运用了闭口哼唱的演唱方法,加深了结束句的印象。补充了言犹未尽的乐思,体现了师生间的深厚情谊。这对同学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题材。

设计理念: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课题,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把信息技术有机的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做到了音乐课听觉视觉共享的整合效果。依据中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以及音乐认知、感受的特点,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气氛,引导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表现音乐、自主探究,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在教学中我突显以学生为主体,主动体验探索这一主线,注重双基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落实。让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感受等多种活动形式,循序渐进地学习,扎实地掌握歌曲,并能适时的进行情感教育。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深厚的情意。

二、能力目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三、认知目标:能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并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表演歌曲,张显个性化并能较好的处理歌曲情绪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流程:

情景互动,激发兴趣

开课伊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我们校园的优美景色并配以解说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这个学校从而为本课的学习做以铺垫,创设情景。通过播放录相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学习,体验师生情

学唱歌曲是本环节的重点。采用聆听感受体验三个环节循序渐进从而突破重点;注重聆听学唱、体现自主;引导处理情绪,表现歌曲;体验到师生间挚真挚纯的情感。

三、音乐感染,再现师生情

鼓励学生张显个性,选择不同形式进行表演,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为歌曲编一段真实的故事,把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从而再现师生情,感受到师生间的那份浓浓的情感。

四、扩展延伸、延续师生情

渗透情感,升华情感,延续师生情。把本课的情感目标适时的渗透给学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教师的伟大,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教学应讲究情感性,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心灵深处情感的强烈共鸣,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4

《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音乐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此作为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时,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唱”的唱游教学模式,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运用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为他们日后更进一步的音乐学习而奠定基础,一直是我工作五年来所思考和探究的中心问题。在上海市音乐教验员王月萍老师和徐汇区音乐教验员黎蓓华老师的直接指导和关心下,四年来通过自身对二期课改低年级唱游教学新教材、新理念的不断学习和初步实施中,使我更深刻体会到以往小学低段的音乐欣赏课较为注重孩子一味地反复聆听,而忽略了低年级儿童固有的好奇心和多动性。所以执教者想初步尝试通过本课来突破原有旧的欣赏教学模式,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孩子的音乐欣赏课,更应以兴趣的培养为前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本单元“游戏乐”的主题思想,培养孩子对音乐欣赏作品特有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课教学设计就是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培养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进一步结合本单元“游戏乐”的主题思想,在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同伴合作,使之愉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和创造活动中,让学生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限魅力和学习音乐的乐趣所在。在此基础上设定的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听赏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和演唱歌曲《玩具进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威武、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体验“玩”玩具的游玩乐趣以及尝试扮演“玩具兵”的愉快心情。二是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玩具进行曲》,並在教師的指導下,让学生使用“跳音”与“连音”相结合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唱出小朋友游戏时的欢快情景。

俗话说得好“一个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为此,本课的开始执教者就精心挑选了孩子们喜爱并熟悉的单元歌曲《小脚丫》为伴奏音乐,让学生自由选择平时喜欢的游戏进行表演并合着欢快、优美的三拍子音乐愉快地进入教室。在这充满快乐的音乐氛围中继续复习我们学过的单元主题诗“游戏乐”,并在教師的指导下,让学生使用“跳音”与“连音”相结合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玩具进行曲》,唱出小朋友游戏时的欢快情景。

本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的二期课改精神。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音乐个性特点,本课在设计听赏教学环节时,也力求教师充分调动每位孩子的积极性,在以抓住游戏为学习兴趣切入口的同时,通过仔细聆听并充分感受乐曲《玩具兵进行曲》那威武、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后,给孩子尽情发挥想象力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发地使用肢体语言,体验“玩”玩具的游玩乐趣以及尝试扮演“玩具兵”的愉快心情,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他们在游戏中充分体会到“进行曲”的风格特征。除了体现学生对欣赏作品的一个创作过程,以次来反馈听赏后的感受外,针对如何克服低年级孩子好动心强,持久性弱的特点,培养他们静心聆听音乐的好习惯,也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聆听尾奏这个环节中,我把尾奏部分的音乐单独录制出来,让孩子们仔细聆听音乐中到底起了什么变化?最后这些有趣的小玩具都怎么了?请你们合着音乐用动作告诉我。然后再挑选其中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小玩具,问问他们都在干什么?音乐中哪里告诉了你?然后在被采访的小玩具中就有同学这样回答道:“最后小玩具们掉到陷阱里去了,因为我听到音乐不断往下降,所以我觉得小玩具掉到陷阱里去了!”这就充分说明了别看低年级孩子年龄小,但相信只要通过仔细聆听,认真思考,低年级学生在他们的层面上也完全有能力感悟音乐的内涵所在。最后在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后,教师再简单地揭示本课的主题以及作者和创作背景,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在感知《玩具兵进行曲》的基础上,再以“优化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反馈。”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作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合唱分组、舞蹈表演、乐器演奏等形式)对歌曲《玩具进行曲》进行分组表演的乐趣。在表现“玩具木偶”愉悦心情的同时,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略带游玩式的教学形式,以次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把课堂又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本课的设计力求能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强化审美体验,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教学方法。当然课的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设计者渴望得到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指点与帮助。同时希望引起对此问题的共同探究和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用】小学音乐说课稿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