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笔算乘法”的例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多位数的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一)学习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的最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基于教材和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确定以下目标。
1、学生能表述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出结果。
2、学生经历探索、交流、归纳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算理的理解。
关键: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法
笔算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应注重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三、说教法
基于学法,本节课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激发兴趣;自学指导,引发探究;讨论交流,明白算理;练习巩固,发展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计算教学从本质上讲,是比较枯燥和单调的。如果把沉闷的计算教学融合到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基于以上思考,我围绕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这一主题,设计了“复习铺垫——探究新知——巩固应用——课堂小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打气球游戏,看谁能百发百中)
富有挑战和竞争性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把本课要唤起的先前经验设计成了有趣的“打气球比赛”。
口算:12×3= 16×10= 15×4= 90×70=
估算:19×21≈
笔算:36×7= 24×12=
处理的原则是:先比赛再明理。重在让学生说出估算的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方法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这样处理在为探究新知提供支撑的同时,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二)探究新知(围棋棋盘上的学问)
1、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我先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下过围棋吗?”“你了解棋盘的结构吗?”然后,课件出示围棋棋盘,引出例2。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棋盘的结构,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两个:
①、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②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第一个问题做为例题,第二个问题做为练习。
2、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我做以下处理:
第一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9×19=
第二步,学生自主选择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第三步,交流汇报,学生可能用到的方法有:估算、笔算。
在展示笔算方法时,创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和算法:先用谁和谁乘?九九八十一,满八十该怎么办?用1和19相乘时,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写在哪儿?为什么 ?然后再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对运算的顺序、进位方法和第二个积的书写位置进行初步小结。
接下来,学生去试着解决第二个问题:棋盘上共有多少个方格?
这一问题的解决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学生列出算式独立计算;第二步让学生说笔算的过程和结果,同时我通过课件展示,再现笔算的进程,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接下来,我让学生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计算过程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即: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历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的笔算过程;发现、比较,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升学生对乘法笔算的认识,达到知识的主动建构。
(三)巩固应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好习惯,我设计了“当裁判”的小练习。
1、当裁判(题略)
2、解决问题。
①小明获得跑步冠军,每天坚持跑25分钟,1个月(31天)共跑多少分钟?
②他从家到训练场要走15分钟,每分钟走38米,小明家到训练场有多远?
[设计目的]: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3、综合应用。
请你估一估王老师带5000元,够吗?
体育用品
单价
个数
足球
99元
12
篮球
70元
21
排球
41元
35
让学生先估算,再用笔算验证。
[设计目的]:这样,把口算、估算和笔算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我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来总结全课,自我评价,能起到梳理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略)板书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利用已有经验,突出探索发现,注重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 ……此处隐藏6847个字……/p>
2、指名背诵
3、男女生比赛背诵
4、小组背诵
(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七)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了解到了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韵律美;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学生懂得要用目光去倾听。学生又大胆质疑: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去讨论,同学们可以尝试收集资料自己去寻找答案。
作业设计
1、再认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复习课文生字词。
3、仿写诗歌。
让学生动笔写诗歌并把它写在精美的卡片上,这样培养了写作能力,学生感情得以表达与升华。
附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你要望着对方
用真诚的心去倾听
与人交往要真诚。
七、说板书设计
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汇报加以梳理、概括,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中的重点,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同时,充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在培养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
八、说教学效果
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了该文本的主题--真诚。
说课稿 篇5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三、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酯 油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油脂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本节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够进一步体会、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能在乙酸乙酯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关酯的性质。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习的内容与人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自制肥皂的实验,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即皂化反应。
2、 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盐析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油脂的水解即皂化反应。难点:肥皂的去污作用。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依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在认真分析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对本课教学的采取了如下方法:
1.讲授法。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简捷地传授化学知识信息。
2.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对问题的假设的方法。
3.讨论法。就是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
4.实验法。基本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边讨论,按探究性实验的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组织教学。
二、说学法
(1)观察分析:通过药品和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油脂的性质、结构有直观印象。
(2)初步推断: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根据油脂的结构推断其可能的性质,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对新知识进行了探索。
(3)实验验证:在初步推断出油脂的可能性质之后,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结构是否正确,这样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获得了新知识。
(4) 总结归纳:在探索出油脂的性质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归纳出油脂的结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油脂结构真正理解并为油脂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程序设计
1、 新课的引入
在我们的通俗说法中,“油脂”两个字使连在一起出现的,“油”和“脂”指的是同一层含义吗?
2、 推进新课
介绍高级脂肪酸、甘油的有关知识,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然后指出酸和醇可以反应生成酯,请同学们写出甘油和硬脂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产物的类别、命名、组成元素、分类。
学生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就可对油脂的性质作出初步推断。而这些推断是否正确可通过实验来验证。
3、 油脂的性质
首先通过观察其外表,总结油脂的物理性质。
分组实验:在试管中加溴水3 mL,再加入1~2 mL的植物油,振荡,观察。 对比试验:
a、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3 mL,再加入1~2 mL的植物油,振荡,观察。 b、向试管中加10%的NaOH溶液3 mL,滴加2~3 滴酚酞试剂,再加入1~2 mL的植物油,振荡,观察。
对实验实验现象展开师生、生生讨论,最终得出油脂的化学性质。
4、 肥皂的制备与去污原理
油脂的碱性水解所得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又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利用该原理来制备肥皂。现在就请大家动手,来制备一小块肥皂。
分组实验:P69 活动与探究
提问:①95%乙醇的起什么作用?②怎样检验反应已经进行完全?③最后加
入的食盐起什么作用?
学生阅读:P69资料卡,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本P75 1、2)
板书设计:酯 油脂
一、油脂
1、组成元素:C、H、O
2、定义: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呈液态;脂肪,常温下呈固态。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水解: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2、碱性水解: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3、工业制皂原理
四、油脂的用途:食用、工业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