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4页。
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在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两个平面图形后安排的内容,此时学生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引入三角形,通过拼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引入平行四边形,这样也更突出了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变换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将更深刻,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为:
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他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在折、剪、拼等的活动中,使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通过折、剪、拼等的活动,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5、教、学具准备
课件、正(长)方形纸、两个直角三角形、钉子板、方格纸,各种图形的彩纸等。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三、说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形。
1、折三角形
(1)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出要求:把这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你能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吗?先动脑想一想,再动手用身边的正方形纸折一折。
(2)交流折出的图形
折出来的图形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其二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让学生边介绍边示范折,并把折出的图形用彩粉笔图上颜色。重点介绍第二种情况折出的图形,这样的图形称为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3)小结:刚才我们折一次把一个图形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这种折法叫对折。[板书:对折]
2、感知三角形
摸一摸刚才折好的三角形,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感知三角形是平平的平面图形。)
教师小结:三角形和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一样,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3、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那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强调物体的面是三角形,让学生思考片刻然后交流)
把数学课堂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赋予生活”。
4、围三角形
这是钉子板和皮筋,你们能用它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操作后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让学生通过举例、折一折、围一围等具体活动,进一步直观认识了三角形,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
1、拼平行四边形
(1)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两个三角形,动手试一试,能拼出哪些图形?
让学生独立操作后组织小组交流,比比哪个小组拼的图形最多,再全班交流展示。
(2)有三种不同的拼法①长方形②三角形③平行四边形
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拼法后,把平行四边形贴上黑板,并介绍这样的图形称为平行四边形[边说边板书:平行四边形]
2、感知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摸一摸平行四边形,并把感觉告诉大家,引导他们认识平行四边形也是平平的平面图形。
教师小结:平行四边形也是平面图形
3、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电脑出示第44页图,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平行四边形,待学生找到后再拓展到自己身边,让他们举例说一说。
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帮助他们建立各种图形的表象,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图形的广泛应用。
4、围平行四边形
先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想一想准备怎么围,再独立完成。同组的小朋友互相检查、纠正。最后展示交流。
学生有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能力,他们也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取得成功,有效的学习数学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操作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相互交流,从中活跃课堂气氛,并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三)巩固拓展
1、判断图形的名称,出示平面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用手势表示,是三角形的打勾,是平行四边形的打叉,不是的不做手势。
2、画一画(书44页第2题)
(1)仔细观察钉子板上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比较方格纸和钉子板的相似之处。
(2)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画完后同桌相互检查,最后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反馈。
由扶到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学习,这样学生对图形的饿理解就更透彻了。
3、说一说,拼一拼
教师指着每个部分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然后让大家用身边的图形拼一拼,也可以自己创造其他的图形。
联系前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全面的了解。又顺应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设计的拼一拼环节,寓教于乐。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想说些什么吗?
让学生参与本堂课的总结,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说课稿 篇2一、说活动教材: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的主题。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你们发现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 ……此处隐藏6469个字……?在学生尝试练习后发现:个位上6减8不够减,而学生前面所学的笔算减法都是够减的,这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
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真实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学生遇到了困难:“个位上6减8不够,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借一作十”及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生生、师生对话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数学的乐趣。
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教材第53页例2和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4题,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
二、说学生
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这三个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说编排意图
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以本单元45页主题图中特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运行为题材引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其用意与例1一样,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又一次铺垫。
2、分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本例题分为两小题第1题学习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160×30第2题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106×30。 第1题的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个数的确定。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这方面的旧知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自主迁移类推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零。 第2题的重点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在前面的乘法学习中都已解决,所以教材有意留下空白,为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机会。
3、鼓励算法多样化。本例题以笔算教学为文主,口算、笔算交互进行。例1显示的两位学生的算法清楚地告诉学生:计算时,能口算就口算,不能口算再用笔算或其他算法。因些这节课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知。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和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ㄍü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难点:简便写法的算理。
六、说设计理念
1、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既可以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来源与生活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2、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利用旧知迁移出新旧。
3、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算法简便化,但又不拘泥与让学生使用一种算法。
七、说教学过程
计算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和乏味的,所以我在教学时尽量让计算的素材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联系在一起,既达到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来源与生活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为结果比较大,而且还要是中间或末尾有0这样的计算背景。学生平时的生活很少接触到,所以我设计时也为这个问题而烦恼。如果不创设情境,直接引出计算例题,这样就比较枯燥;如果为情境而情境,不切实际的造一个情境,那又有背数学和生活相联系。以本单元45页主题图中特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运行为题材,引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用意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又一次铺垫。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三个算式与前一课学习的区别,明确这节课学习的目的。又让学生回忆0在乘法中的特点,特别是复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算理。为下面自主探索迁移作知识准备。然后我让自主尝试探索末尾有0有乘法,然后让学生自己上台来给大家展示各自的算法,并讨论比较那种算法更简便,从而总结出末尾有0的乘法列竖式的简便方法。为了解决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这个环节里又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两个练习:一个是0和非0的对位,还有一个是积末尾补0。在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所以我直接让学生在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解决。重点强调了因数中间0不能漏乘。
在练习方面,我结合教材有针对性,让学生做课本53页的做一做,再次突破本课的重点。课堂小结,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