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
我上的是国标本第一册的第七课《秋姑娘的信》。这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准备安全越冬的知识。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在阅读的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背课文和识字写字。
二、教法说明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设计时我把以读悟情的情感价值为一目标,让孩子在读中感受秋姑娘对朋友细腻真切的关爱,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与秋姑娘美好的心灵交汇,从而让孩子们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同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拓展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为孩子展示潜质潜能和语言实践打开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更为自主、更为开放。
三、教学设计
(一)走进文本,感受人文内涵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在朗读、理解文质兼美的文本的时候,才能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根据这个理念,我对第二课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1、归谬激疑,探究学文
让孩子们带着“秋姑娘给她的好朋友都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去读书,实实在在的给足时间,让他们读准、读通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接着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一封信互相交流,并且我要求学生用“我喜欢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交流,旨在培养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
2、读信说信,语言实践
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我利用媒体依次出示秋姑娘给大雁的信,让孩子自读,不仅再次感受秋姑娘至诚至爱的美好心灵,而且跃出文本,让孩子初步感受书信的基本格式,有机地拓宽知识面。
接着,我又要求孩子照样子说一说秋姑娘在信中会跟青蛙、松鼠、山村孩子说些什么,为孩子搭建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给孩子创设一个发挥潜在智能的机会。
3、挖掘资源,丰富积累
在课文中有几处知识点,我也一一挖掘。在品读语言文字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要冬眠?松鼠喜欢吃什么?(旨在感悟“充足的食品”一词)小树裹上“冬衣”中“冬衣”是什么?为什么要裹?(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科学道理),这些知识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
4、感情朗读,整体回归
在学生了解信的内容后,我设计“换位朗读”,告诉孩子:“你现在就是秋姑娘,你该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关爱之心呢?”孩子在品读“多加小心”“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充足的食品”“别忘了”“裹上冬衣”等词句的过程中,把秋姑娘的内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感情朗读了2——5小节后,我引读: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吧?借这个问题引读文章的第七小节,让孩子的感悟与文章的内涵更吻合,让孩子的体验与文中人物的情感更接近。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指导孩子背诵全文,再次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和秋姑娘的心灵美。
(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体验
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我们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
1、内容延伸,探求知识
读完全文,我让学生思考秋姑娘还会对其他朋友说些什么?”这样操作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秋尽冬来之际动物的生活习性,是对他们课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是为了满足孩子无限的求知欲,更好地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2、作业拓展,实践体验
最后我也是以秋姑娘信的形式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作业如下:(多媒体出示作业内容。)
让学生采集落叶观察,并动手做一做树叶标本,也是让学生走出书本,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在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说课稿 篇2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职业高中色彩教材的内容,是一节关于色彩基础知识课。我们对于 色彩很熟悉,但平时并不会很积极、有意的观察和了解,本课则是要让学生深入 的来了解色彩的特点,感受色彩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并了解自然界中各种各 样的色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本课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 密切的联系,对于色彩的一些科学知识,需要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教学重点 在于对色彩的特征、内涵等美术方面的刻画。
本课的目标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重了解、研究表达色彩分类与要 素,第二课时则进一步了解色彩的调和与应用。在这里我将以第一课时作为我的 说课内容。
二、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人类色彩的特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 力。
教学重点:对色彩的色相的刻画。
教学难点:用不同方法来表达色彩以及表达色彩的情感意义。
三、 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而对于色彩,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因而在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世界的色彩的精彩和神奇,并通 过欣赏课件出示的精彩图片,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进行大胆的 想象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自己学习、自主 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
四、 学法分析:
要让学生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本课中我设想运用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观察,自己先讨论色彩的不同特征与 对应的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肯定,使他们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我让学生在发现过程中再进行一次次的小练习,使学生的发现得到巩固和形 象表现。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运用了多次的观察、比较、总结、创作环节,帮助 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画,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 表现。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我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的素描和人 物速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同学们稍加思考后回答:都没有色彩。这样立即引起 了他们对色彩的注意。然后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切身感受一下:如果着个世界 没有色彩,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同学们会说是痛苦伤心的。由此来教育同学知道 色彩的重要性,并导入新课。
(二)新授: 首先,我用提问引起学生注意:色彩时时刻刻存在吗,那么色彩是怎样产生 的?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互相观察周围的色彩(这样互相观察的方式比直接看图 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贴近生活),使 ……此处隐藏7446个字……、捣、跺,要求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围绕胆小先生这一形象和主题讨论:胆小先生是怎么样的人?胆小先生最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移情讲述:引导幼儿自由发言,能不能给胆小先生重新起个名字?要取个什么样子的名字?听了这故事你好似怎么样想的?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说课稿 篇6《神奇的玻璃家族》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本课把科教知识内容以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因此,针对略读课课型特点及本课体裁特点,我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重导轻教,强调细说自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把握文章大意,在读重点对话片段中,训练学生概括事物特点的能力,我的教学设计,让“读”贯穿于教学始终。
一、导入
我利用谜语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始也是成功的一半。
二、学习任务
三个学习任务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我把学习任务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针,力求使学生学习课文达到省时、简捷、高效的效果。
三、学、议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经过大脑思考后,当然有自己的心里话要与同学交流,彼此交换自己的意见,达到真正的统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动脑、动口、动手”。
四、展示
我利用奖励机制,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学生勇于站起来展示,展现真正的自我,每个孩子都真正体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五、拓展延伸,总结
补充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作为一个引子,激发学生自己动脑设计新型玻璃的愿望,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爱科学”的教育。
说课稿 篇7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学习既能加深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又为后面学习数列有关知识提供研究的方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且等差数列求和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本节课的学习还蕴涵着倒序相加、数形结合、方程思想等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方面: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掌握了函数、数列等有关基础知识,并且在小学和初中已了解特殊的数列求和。
能力基础: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但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方面:学习目标
依据课标,以及学生现有知识和本节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ⅰ) 初步掌握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及推导方法;
(ⅱ) 当以下5个量(a1,d,n,an,Sn)中已知三个量时,能熟练运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求其余两个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重、难点
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体现了方程(组)思想,所以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简单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但由于高二学生推理能力有待提高,所以难点在于一般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上。
第四方面:教法学法
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幺,而是我们怎幺知道什幺。”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师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学生的学法以发现式学习法为主。
教学手段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第五方面: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为此,我设计如下(情境引入、公式探索、公式推导、公式应用、归纳总结和发展作业)六个环节
1.情境引入
上课伊始,先给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回顾学校建校60年的光辉历史,然后跟同学们共同欣赏照片,提出
问题1:学校为了庆祝建校60年,在校园里摆放了一些鲜花,最前面一行摆了4盆,后面每行比前一行多一盆,共八行,一共摆放了多少盆鲜花?
这样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历史,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习热情。
有的学生会选择直接相加,教师提出问题: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自然进入第二环节。
2.公式探索
发现公式的推导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先引导学生明确上述问题的本质是等差数列求和问题,引出课题并板书,提出:
问题2:如果每行的花都一样多,则花的总数易于求得,我们怎样能把这些花补成每行都一样多呢?
此时,学生会想到如下几种拼凑形式,我们选择最易于解决原问题的第1种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结:
对于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在已知a1,an,n时,可选择公式(1);已知a1,d,n时可选择公式(2);
设计意图:例1是等差数列前项和两个公式的直接应用,对于不同的已知条件选择不同的公式,帮助学生完成对公式的记忆和巩固,例1的第(2)问由教师板书解题步骤,起到了示范教学的效果。
例2由学生板书,师生共同完善给予评价,变式由学生互评,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已知等差数列如下a1,d,n,an,Sn五个量中三个可求其余两个,即等差数列“知三求二”。
设计上述题目,实现对公式的简单应用这一教学目标。
5.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师生共同完善,对本节内容整体把握。
6.布置作业
我根据学情分层布置作业,基础性作业的安排是为巩固课堂内容,发展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结构,通过开放性作业,帮助学生关注课堂,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件打出(1)课本第41页练习B 1,2题
(2) 思考与讨论:自主探讨公式(2)并思考: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Sn=an2+bn+c(a,b,c为常数),那幺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请同学们给予证明。
六、设计说明
1.设计特色
(1)在探求公式推导思路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
(2)公式推导和应用阶段,借助问题台阶,创造性使用教材,符合认知规律,体现教学科学性。
2.是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