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包饺子》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包饺子》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福建的小吃饺子》。活动对象为302班全体学生。我将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说教法,说学法,活动过程,活动效果及活动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福建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享誉中外。福建地方小吃品种繁多,制作工艺考究,大多是以本地的土特产作为原料,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些小吃融入了福建人民几千年来劳动与智慧的结晶。饺子就是其中的一种特色小吃。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就是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孩子们在浓浓的包饺子的喜庆氛围里,来体验包饺子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饮食文化和本地小吃饺子。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摆盘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和创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三、说教法:
激趣导入法、教师示范法、多媒体展示法、评价法
四、说学法:
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五、活动过程: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分为:尝试包饺子阶段、老师示范指导阶段、不同造型摆盘阶段、交流品尝劳动成果阶段等四个环节。
(一)尝试包饺子阶段
确定实践小组,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尝试完成任务,学会包普通的饺子。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即使学生的劳动成果多么蹩脚,也要以爱因斯坦的板凳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二)教师示范指导阶段
1、教师示范包饺子的方法,取一块饺子皮放上肉馅,将饺子皮两边对折用力捏紧,对折叠加。
(视频)(这一环节既是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观察的过程,又是对学生尝试阶段的反馈与指导)
2、教师根据各组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授予一些更难的包饺子的方法——鱼形饺、荷包饺、金元饺等。(课件出示从易到难包饺子图片)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第二次包饺子。
(三)不同造型摆盘阶段
孩子们顺利进入活动扫尾阶段,有的同学包金元饺,有的包金鱼饺,有的包荷包饺,有的包美人扇饺子,并进行不同造型的摆盘。
[指导策略]: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有必要的。此时我除了及时了解各组的进展情况并加以指导,教给他们摆盘的技巧和组织摆盘活动的方法,同时对个人具有创意的作品及时进行评价,给予鼓励,给予自信,让学生享受苦尽甘来的劳动的乐趣。(课件展示最佳创意奖)
(四)交流品尝劳动成果阶段
各小组围绕本组的实际情况,设计成果的展示形式,在班级交流汇报。
交流汇报结束后,各小组煮饺子、吃煮饺子,品尝劳动成果——这也是对这次活动的总结。(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这是活动的总结和高潮阶段。通过这个环节,
一是让同学们全面系统地总结活动得失,以期能够在下次的活动中做得更好,更得心应手。
二是通过展示成果,让孩子们享受苦尽甘来的劳动的乐趣与自豪。
三是通过煮饺子、吃饺子活动,把活动推向高潮,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和同学情谊,营造融融泄泄的班级氛围
六、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题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家乡饺子文化有很强烈的兴趣。因此,学生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人都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从动手包饺子的热情、饺子摆盘中的兴奋、品尝劳动中的快乐中,都能感受到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饺子是一种文化,让它走进千家万户,家喻户晓,让每个学生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包饺子,这是活动的根本目的。通过这次活动研究,学生亲身参与到包饺子的活动中,不仅对饺子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了解了饺子的不同包法,更与同学加强了交流合作,推荐了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了饺子不同的造型摆盘,交流品尝了劳动成果。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更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课当中。
《包饺子》说课稿2一、导读:
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动作发展与体能发展、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为了引导幼儿学习生活自理的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将以包饺子为切入口,激发幼儿学习包饺子欲望,加深幼儿对饺子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通过这次活动,也使幼儿的心、脑、手等各个器官得到很好的协调和统一。
二、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向幼儿介绍饺子这种食物,简单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尝试自己包饺子。
三、说重难点:
让幼儿了解包饺子的过程并学会包饺子。
四、教师准备:
为了让幼儿对包饺子的过程更形象、逼真、具体,我准备了饺子的图片、和好的面团、饺子馅、《过新年》的音乐。
五、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提问法、观察法和引导发现法等,在进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动手操作的环节时,我采用了分组的活动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幼儿获得学习的技能,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六、说学法:
在幼儿学的方面我注意到让幼儿更多的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能主动去发现和学习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我则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学习,再适时给他们以启发和指导,帮助他们的活动顺利进行。
七、说活动过程
1、自由交流,引入主题
问题:(1)你们喜欢吃饺子吗?都吃什么馅的饺子?
(2)你们在家里看见过爸爸妈妈包饺子了吗?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包饺子的?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直接导入法,简洁明了,直接将幼儿带入本次活动的主题。
2、播放课件,观察想象。
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制作的过程(教师讲解),这样会激起孩子们回想在家里看父母包饺子的过程。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师边说儿歌《包饺子》,边做相应的动作。以巩固孩子对包饺子过程的回忆。
3、认真观看,教师示范。
……此处隐藏1946个字……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各项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出亲身体验的结论。因此,我先不讲,而是引导学生:“材料准备好了,你敢不敢自己先来包一个呢?”学生马上会跃跃欲试但又无从下手,我及时点出:“如果不会,可以参照课本!”他们会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按书上的步骤动手操作。
现在的孩子没有做过饭,甚至连吃饭都是家长端到饭桌上的,他们怎么会包呢?其结果一定是失败的。但这次体验却调动了他们所有的感官器官:用眼仔细看、用脑认真思考、用手细心操作,形成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这样的一个循环,他们自己探索出来成功的步骤,将永远是他自己的,而探索时的各种失败,同样帮助了学生。他们会在下次的操作中避开这一点,不断地朝成功靠拢。这样教学正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
根据我的学习经历,他们可能会有以下的困难:
1、在擀皮的过程中面皮沾小擀仗。
2、饺子皮擀的薄厚不一而且大小不一样。
3、饺子馅放多了,包不住;放少了,饺子瘪了。
4、饺子的边缘捏的太厚
5、没有形状,歪歪扭扭
面对这么多问题,我不急于讲解,也不急于教他们怎么做。而是引导学生:“不要着急,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遇到的问题说出来,让小组成员合作帮你解决,如果在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就把问题写下来,呆会儿我们共同解决。”这就进入了本环节的第二步: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这样学生之间年龄相仿,认知水平相当,他们会有相同的体验。小组合作会给那些体验成功较多的孩子一个展示表现的平台,使他们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一个个成功就是在你一句我一句的思维火花碰撞中产生出来的。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第1、3、4应该会解决。但孩子们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通过合作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估计问题集中在2、5这两个问题上,也是这堂课的难点。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将采用示范讲解和演示法,并借助于板书突破,这就进入本环节的第三步:师生合作,化解难点
第一个难:饺子皮擀的薄厚不一、大小不一。对此问题,我通过课件展示饺子皮的制作过程,并我采用的是边引导边示范的讲解法。将活好的.面取出一部分,搓成直径约2厘米的条状,用刀切成约1厘米长的小段,用手压扁后,铺撒上少许面粉,在擀的时候双手放在擀面棍上,往前推的时候左手使劲往下压,往后拉的时候右手使劲往下呀,这样,面皮就可以自动转起来了,擀出来的饺子皮是中间稍厚,周围稍薄的圆面片。
“千看万看,不如经手一遍。”接下来,我会让学生动手试一试,。考虑到学生不熟练的缘故,我会采取同桌两人结合完成的方法。第一个往往是擀的不太好,当然,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细节的地方他们没有注意。而在这里不失时机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很恰当的,所以,我会一语双关地说:
“细节决定了成败,任何一件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完成,就像包这一个小小的饺子一样,如果不能注意到细节,到头来也只能是功亏一篑。那么,怎样让我们的饺子包好呢?
这就进入了要突破的第二个难点:如何让饺子包的有型而又皮薄陷多。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我采用让学生先思考的方法。有了前面的尝试交流,体验他们会在脑海中将重演包的过程,说出要注意的地方:馅要压实;包的时候捏的折要小而均匀,而且饺子边缘要包的窄而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不加以实践练习,这个难点是很难突破。要想让学生熟悉方法,掌握技巧。就要进入的第四步:二次体验,引向成功
这次体验,我结合此时孩子的心理特点:认为做成了一个,就会了,认识不到练习的重要性,尤其是这些劳动技能的学习。但他们天生喜欢表现自己,喜欢与同伴们比赛。所以,我就采用有竞赛性质的“5分钟擂台赛”来练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看谁包得最多,并要求他们按做的时间先后顺序摆放在桌子上。在学生包的时间内,我会放点音乐,营造愉快的氛围。
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就需要发挥评价的功能。对于包的多的小组,我会给他们小组颁发“巧手组”奖牌,给做的多的同学技能评价表上再多加一颗星。然而,竞赛的胜出者往往是少数的,如果不关注到全体,就只能成就了个别学生,因此,我说:
“同学们,把竞赛前你包的那个饺子放在最前面,现在我们都来看看自己所包的饺子,你能发现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做的是一次比一次好了,而且他们也知道,做一个饺子用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少了。这时,我会说:“是啊,你做的可能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好的,但是,你的饺子一个赛一个,这里面,包含着你的认真与执着,更闪耀着你的智慧,我们没有最好,但我们能做得更好,同学们,劳动可以改变生活,相信你们都是了不起的胜利者。”
这样的评价会使他们心情很愉快,如果能再品尝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相信这个经历是会让他们回味无穷的。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煮饺子:
“好东西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会成倍增长。现在,咱们就煮饺子,熟了后一起分享。”学生们一听要现场煮饺子,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都兴奋不已,热情再一次被点燃。煮饺子的时候,我顺便介绍了煮饺子的常识。又引出本节课的第四个环节:品饺子、支新招,拓展思维创新
21世纪的激烈竞争呼唤着创造性人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能导致在竞争中失败。实践证明:在广大青少年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但是,如果不去开发,那它永远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甚至有时它会被扼杀,也会自行消失。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贵在创新。同学们,假如让你来做更具特色的饺子,你会怎么设计呢?
这一问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高速活跃起来,有的会说要改变外形,设计出飞船饺子、小船饺子等;有的会说要改变馅,设计出海鲜饺子、巧克力饺子等;还有的可能会在包饺子用的材料上改变等等。对他们的想法,我及时肯定和鼓励:
“大家的想法都很独特,很有创意,你准备给自己的创造的饺子命个什么样的名呢?”
一说起名字,学生的创新热情再一次被激发,他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创造的名字,教室里欢乐此起彼伏。在学生积极创新之时,锅里的饺子悄悄走向成熟,接下来就是品尝饺子,品尝的同时他们会发现问题,继而在以后的实践中改进。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一节课即将结束,我及时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这就进入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提要求、寄希望,归纳总结延伸
“同学们,时间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匆,40分钟的课就要结束了。在这40分钟里,你学到了什么?又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这时,我让学生畅谈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与感想,至此还不够,因为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节课上,还要延伸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才是真正达到教好书,育好人的境界。因此,我提出要求:“同学们,真实的就是最感人的,日记里期待着有一篇今天你真实的生活凝练出的佳作,学校的报栏里也等着展示它呢。在下课铃即将响起,宣告这堂课的结束时,课桌上剩余东西是让它成为这节课的顿号还是句号呢?我相信,你会做的很好。”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环节,请大家多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