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的眼睛明又亮》。这一课是鄂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第二单元《我在健康成长》中的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孩子们养成爱护自己身体的良好习惯,并健康快乐的生活,《我的眼睛明又亮》这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眼睛的重要作用,学会正确的护眼方法。
接下来我将选取其中四个片段,谈谈我不太成熟的一些观点和做法,请各位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出示演示文稿“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录像短片一
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本课的开始我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资源,把学生平时健康体检中测视力的项目带到课堂,让课堂充满童真、童趣又贴近生活和科学。
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开头我通过创设情境,出示“视力对数表”,设计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测视力”,也让孩子们初步明白健康体检时测视力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使他们从小对视力引起重视和珍爱,这样一来,就象磁铁一样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上来,使他们对这堂课充满了好奇心。也适时的引入课题,达到“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的效果。
(出示演示文稿“讨论合作,交流汇报”)
播放录像短片二
在这一环节之前,我通过学生睁眼和闭眼写字,两个对比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眼睛对于我们的学习多么重要。而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在各自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全班交流,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眼睛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确实非常重要,没有眼睛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教学中无论是生活的感悟提升,还是活动的参与体验,我都让学生用自己的小脑袋去想,用自己的嘴巴去说,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是啊!没错,没有眼睛多可怕呀!我一定要好好保护我的眼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而我则是更多的帮助学生顺利的开展活动,并将活动引向深入,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进行表达,并将表达推向更高。既充分发挥了低年级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发展了其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眼睛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悟,悟中学。(出示演示文稿“观看短片,寓教于乐”)
播放录像短片三
在教学上,教学艺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这节课中,我为了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考虑到课堂上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我不失时机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并融入科学的教学构思,插入了小黄帽的故事,生动的故事内容,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良方,看完故事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议一议,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也提醒自己,哪些习惯是不好的,以后该怎样去做。达到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效果。
(出示演示文稿“放松心情,明理利行”)
播放录像短片四
俗话说“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最后我利用音乐的感染力,再一次调动学生饱满的情绪,课中操这一环节的安排,看似简单,但却具有深刻地用意,既紧扣主题,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做眼保健操的良好习惯,更让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放松自己的眼睛和心情,学生在做眼保健操的过程中,眼睛不仅得到了休息,而且也深刻地认识到做好眼保健操将终生受益,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在下课铃响的一刹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发展中,成长中。
这节课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语言具有亲和力,鼓励、肯定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可是有人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是第一次上录像课,心情激动且紧张,课后我仔细地观看了很多遍,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有学生说:“我爸爸看电脑,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当时如果我能适时地对他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让他作出自己的回答,也许这样效果会更好。让品德教育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这堂课的意义会更深远。
今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深感荣幸,也对给予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深深的感谢!我将时刻铭记您们的教诲,继续努力。
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用字母表示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也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头脑中的数是具体的、确定的,而字母表示的数是抽象的、可变的,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学生经历用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大量的活动,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
过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挖掘不够深入,学生体验不充分。《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本课我突出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教学核心,重在体验、感悟。
教学目标:
(1)创设不同的情境,促进学生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字母所表示的数的不同取值范围。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交流。
(3)渗透区间思想。
(4)感受数学的简约之美。
教学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悟用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知道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一个数、一部分数或任何数)。
二、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索过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
三、说学生学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字母不但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而且可以表示变化的数,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情景中所表示的数的范围也是不断变化的。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流程安排五个环节。
环节一: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字母所表示的数的不同取值范围。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第一环节,我预设两个活动,一个活动就是一个不同层次的体验
活动一:促 ……此处隐藏4777个字……>
(1)CAI课件展示一条大鱼,谁知道这条鱼有几岁?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该怎么读让大家都知道这种大自然的语言呢?
(2)学生练读、指名朗读。
(第四节)
第四节主要讲的是三叶虫化石,告诉我们喜马拉雅山曾是汪洋一片,这种漫长的地壳演变,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生动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对地壳的演变有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1)指名试读,说说这一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什么语言?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三叶虫”理解“镶嵌”,简单介绍“喜马拉雅山”。
(2)“喜马拉雅山”是那么高,那么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又深,诗句“那儿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
(3)指名试读、点评指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捂,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独立思考,体会感情。
四、回归整体,赛读拓展。
(1)赛读:把三小节连起来练读,比比看谁读得好。
(2)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齐读第一小节和最后两节诗。
(3)拓展: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回家也可以查找有关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语言。
说课稿 篇5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赶海》,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板书及课后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作者“我”的赶海经历。全文围绕“趣”字展开,语言富有童趣,深为学生喜爱。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实际认知水平及课文本身的特点。我确定的目标: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仿写一件趣事。2、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因为《新课标》强调“阅读要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3、我把“体会赶海的乐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作为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说话能力,把“仿写”定为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我将围绕“趣”字展开,采取以趣引读,以读激趣,以形助读,以读显形,由读入情,以读悟文,读中感悟,美读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
采取“以读代讲法”“情境交流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在读中感知,感悟,使其能目视气温,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学法上,我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上一条自主,合作,探究,和谐,愉快,发展的学习之路。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教学程序的安排是关键。本课我计划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目标中生字词的学习,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乐趣,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第三课时,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小练笔,从而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在生活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我重点来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我想围绕“趣”分三大块进行:
第一步:激趣
上课伊始,播放《大海啊,故乡》这首歌,配以赶海的图片,加上老师的叙述:同学们,大海退潮啦!海水哗哗往下退,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了无数海洋里的宝贝,有海星、海鱼、海蟹、海虾……还等什么,就让我们迎着腥咸的海风踏着海浪一起和作者去领略赶海的乐趣吧!(板书:赶海)
(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聆听美的歌声,欣赏美妙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从而打开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表象,激起学生强烈阅读课文的欲望。)
第二步:找趣
师过渡: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画下来。
第三步:读趣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中之重,分三小步进行。
1、学生放声朗读自己划的句子,要让人听了觉得真的有趣。边儿提醒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2、交流:主要是课文的二、三两小节。让学生自由读画的句子,相机通过各种手段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趣味。
第2小节:抓住“闹”字,师生合演、体会,然后在浪花声中一起读一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赶海的“趣”。
第3小节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抓住语气词指导朗读,读出趣味,带动课堂气氛:“嘿”——惊喜;“哎”——好奇;“哎哟”——疼,但疼得高兴;“咦”——惊奇;“哦”——恍然大悟。
二、是抓住“摸、捏”,带动作读,感受趣味。
三、是通过比较“武将”——“俘虏”,感受趣。
四、是多媒体显示活动的虾、小伙伴被螃蟹钳住的动画,再现“趣”。
五、是整体演读,体验“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部分内容不做繁琐的分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感受阅读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显示黄昏海景的美: ,老师叙述第4、5小节,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孩子们,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满载而归,及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他们带着什么东西回家?(学生畅所欲言)
趁机将学生带入情境:“我提着一大堆海鲜,迎着柔和的海风,沐浴着晚霞的余晖,踩着软绵绵的沙滩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舒服极了,不由得哼起最爱唱的歌曲。(播放《大海啊,故乡》音乐)学生在音乐下读4、5段。同时回读第一段,找到相同之处,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最后,围绕“趣”,课外延伸。
总结在升华,我设计这样的结束语:今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赶海,如果去我们有机会,一定要亲自感受赶海的乐趣。把你童年趣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五、说板书:我的板书设计力求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以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赶海的童年趣事,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附:板书设计:
追赶浪花
摸海星
11. 赶 海 “趣” 抓螃蟹
捏大虾
六、说教学反思:
文章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赶海的情景,我们这里的学生很少见过这样的场景,所以我在讲本课时先以歌声《大海啊,故乡》入手,把孩子带入美好的想象中。然后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将赶海的经历描写的生动而具体,富有童趣。全文的内容也紧紧围绕“趣”字来展开,重点描写了“追赶浪花”、“捉大虾”、“抓螃蟹”、“摸海星”等场景来展开的。语句读来妙趣横生,情景交融,留有回味的地方很多。学生很喜欢读,读得津津有味,最后在读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进行说话训练,把自己参加过的活动玩得最开心的活动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但学生说的头头是道,但写起来就有问题了,还应多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