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15 20:31:45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

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群力兆麟小学春季运动会即将召开了,来,看看我们班的报名单,这些是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7人),这些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8人),快来算一算,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发现问题(有人重复报名)

3、教师追问:重复是什么意思?哪几人重复了?到底有几人参加比赛(12人)

4、过渡:刚才我们在观察报名单,研究参加比赛总人数时,有同学说15人,有同学说14人,还有同学说12人,看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份报名单上没有将重复报名的3名同学清楚地表示出来。你们能不能想个更加直观的办法,让我们一目了然就能知道哪些是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哪些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哪些是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出现具体要求)

二、自主探索,对比设计方案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第一组:标注记号法

第二组:分类记录

第三组: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

4、对比交流,选择最佳方案

(1)出示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直观,也更简便。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

(3)过渡:看来,我们在交流中发现,利用这样一幅图表示报名情况,不仅简便,而且还能从中获取这么多的信息,下面我们就一起将方法重新呈现在黑板上。

三、了解韦恩图的各部分意义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2、思考汇报:

3、进一步巩固理解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课件分别出示)

4、教师讲解韦恩图的来历。

四、多种方法列式解决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韦恩图,想出多种解决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指几名同学将方法写在黑板上。

3、学生汇报各种思路方法。

(1)“4+3+5”教师评价:把不重复的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

(2)“7-3+8”

(3)“8-3+7”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7+8-3”: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减3?请结合图示说明。

4、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就这么一个问题,借助直观图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而且通过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弄明白了每一种方法的意思,看到你们收获的一个个学习成果,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么我们今天解决的这类有重复的问题在数学被称为重叠问题(板书:重叠问题)。

五、拓展应用

1、出示三年一班报名情况(跑步5人,跳绳7人)

2、提问:参加这两项比赛可能有几人?

3、请学生利用点子图分别演示几种情况。

4、猜一猜:最多几人?最少几人?

5、课件出示集合图的几种不同情况。

6、想一想:如何在含有交集的集合图上表示三年一班的全体同学?

7、想一想:三年一班没参加比赛的同学在图中哪一部分表示?

六、总结延伸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借助直观图体会、理解重叠问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重叠现象中的相关数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活动过程,在猜想、验证、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探究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重复部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家里都有电脑吧?你们都用电脑做什么呢?

(聊天、查资料、看视频、听歌等)

2、现场做调查,分别统计用电脑“聊天”和“看视频”的人数。

提出问题:用电脑“聊天”和“看视频”的一共有多少人?

(课前预设:大多数学生会简单地将2个数相加。)

3、孩子们有问题吗?(有的同学重复举手)

【评析:电脑是孩子们地最爱,一上课就以这个话题展开谈话,从课堂上孩子们地参与情绪上看,开局很成功。在计算“用电脑‘聊天’和‘看视频’一共有多少人”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不漏痕迹,学生也顺利地进入了探究学习地情境中。】

二、探究新知

1、互动交流:这样计算(两数直接相加)为什么不行?

让举手2次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意见

重复举手的这部分同学,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汇报:有部分学生重复了,既参与了“聊天”的统计,又参与了“看视频”的统计,加了两次,要把重复的减去,这是问题的关键。)

【评析:问题是学生发现的,怎么解决?再交给孩子们。学生是火把需要点燃,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最适宜的火候把他点燃。学生的思维一旦被点燃,能量不可估量。从课堂呈现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

2、学生重新列算式

老师强调:要把重复的去掉。

3、引出课题并板书。

4、大屏幕出示例一,学生尝试解决。

例一:三年级2班有8名同学参加语文课外小组,有9名同学参加数学课外小组,(有4名同学重复),问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⑴学生汇报,解答思路。

⑵引导学生小结: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什么?(明确有没有重复现象,有几个重复的)

【评析:先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尝试解答,再引导学生主动反思总结,明确“重叠问题”的解题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不是细致到位的讲解,而是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引导。所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5、除了刚才这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

⑴出示韦恩图(针对例一),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⑵学生汇报交流。(中间部分代表重叠部分)

⑶试着用韦恩图解决例二。

三、巩固练习

出示两个例题,让学生用刚才学过的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拓展提升

小明过生日,好朋友小刚送给他4种礼物,小强送给他3种礼物。用本节课所学的“重叠问题”的知识,思考:小明可能会收到几种礼物。

【评析:这是一个稍微开放性的例题,有多重答案,关键还是要让学生考虑到“重叠问题”的现象,并对“重叠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

【评析: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孩子们的表现做了总结和点评,建议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和反思,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看,应该没问题。我们要相信孩子、大胆放手,孩子们只有在主动参与、积极经历中才能不断成长。】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P108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重叠问题的价值,掌握用“韦恩图”解决一些简单的重叠问题题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进一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带有学生姓名的小贴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下面统计表

师:朝阳小学三(1)班选出8人参加学校的语文活动小组,又选出9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8+9=17人,

师:同意吗?一定吗?

生:齐说同意、一定。

师:出示图1集合圈,

语文组 数学组

师:你能把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人的姓名图片贴在下面两个圈里吗?

师:相机出示带有17个同学姓名的图片。

【评析: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的衔接点,为新知的学习巧搭“脚手架”,也使问题的引出顺理成章。】

二、探究新知

1、问题的引出

师: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格提供的信息与前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生:有几个同学重复了。

生:有三个同学既参加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重复”是什么意思?

生:重复,就是一个人参加了两项活动。

师:在实际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了吗?

生:遇到过,比如我既参加了象棋小组又参加了绘画小组。

生:我参加了三个兴趣组。

师:如果还用两个圈来表示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的人数你认为下面那幅图能代表你们的意思?

生:图2。因为图2有重复的部分。

师:只能用图2来表示来表示重复的关系吗?

生:两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交叉在一起也行。

师:谁来说说重复的部分是什么意思?

生:重复部分就是两项活动都参加人。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参加语文组的有几个人?参加数学组的呢?

生:语文组有8人,数学组有9人。

师: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你觉得用哪副图来表示参加两个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合适?请同学们贴一贴。

【评析:把学生探究“集合图”的过程,变为教师直接给出两幅“集合图”,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两个集合图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同时又拓展了学生对集合图的认知,为建构抽象的数学模型搭建了平台,也体现了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的教学理念。】

2、交流汇报

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强调不管圆圈中学生姓名怎么放,但这三个重复的同学都放在重叠的部分上。

师:怎样计算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生:一共是14人,我是数出来的。

生:8+9=17 17-3=14

师:第一个表格为什么直接用8+9=17就算出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而这一次8+9后还要再减去3呢?

生:因为如果还是17的话就把杨明、李芳、刘云多算了一次,因此要减去3。

生:第一个表格没有重复参加的,第二个表格有重复参加的。

师:不管用数的方法还是用算式计算都要注意什么?

生:不能把重复的三个人多算了一次。

【评析:在展示学生的作品时,对圆圈中学生的姓名位置不同的贴放,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归纳、小结,这既能让学生体会出集合图本身各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又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各个数据与集合图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反思、比较由前后两个表格所出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既沟通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间的联系,又彰显出解决新问题的关键点。】

3、明确“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感受其的价值。

师: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现在谁来说说这个集合图有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三部分,左边一小部分表示只参加语文组的人数,中间一部分表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右边一小部分表示只参加数学组的人数。

师:相机在集合图上标示出“只参加语文组”、“既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只参加数学组”的字样。

师:简单介绍“韦恩图”来历。

师: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提供的信息不会像表格中那样的。

师:相机把例题呈现在统计表中的学生姓名打乱。

师:如果给的是现在这样的信息,你觉得“韦恩图”和文字所提供给的信息,哪一个更能清晰地表示出只参加“语文人的”、“只参加数学的”、“两项都参加的”这三者中间的关系呢?

生:用“韦恩图”来表示。

师:用“韦恩图”不仅能清晰的表示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便于我们计算。

师:你认为在什么样情况下使用“韦恩图”来解决问题呢?

生:有重复关系的,

师:相机板示课题: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评析:让学生表述“韦恩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给了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同时使学生对“韦恩图”中的认知更趋于明朗化。而把例题中提供的信息打乱,让学生在反思中比较,就为学生体会“韦恩图”的价值提供了更具有说服力的素材。】

三、巩固应用,落实“双基”

1、教材p110练习二十四第1题

2、教材P110练习二十四第2题

四、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师:改动教材例题中提供的信息方式为:三(1)班由8人参加语文活动小组,有9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请同学读题,并与原例题进行比较

师:请同学拿出第二组供贴图用的学具片

师: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在教师提供的集合圈中摆一摆,之后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算出每一种情况下,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共多少人?

交流回报:

生:8+9=17人,我是把两个圆圈分开摆的

生:8+9=17人 17-2=15,我是把两个圆圈交叉在一起的,并且交叉的部分是2人。

生: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只有9人,我是把参加语文组的人数全部圈在数学组里面的。

师:结合学生的口述,相机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结果是9人的集合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师:为什么同样是8人参加语文组、9人参加数学组结果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呢?

生:因为上一道题告诉我们有几人重复的,而这道题没有告诉有几人重复的,结果就有几种可能性。

生:这个题目没有前面两个题目讲的清楚,不知道会有什么情况。

师:也就是说这道题没有确定语文组和数学组之间的具体关系。

师:那你认为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注意什么?

生:搞清重复的人数。

生:在画图时要确定相交的部分应该是几人。

生:考虑问题要全面些。

师:通过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题目,比较一下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重复的部分越多,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就越少。

生:要想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多最好互不交叉。

生:当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最少时,这个数就是其中一个较大的数。

师:配合学生的讲解,相机用课件动态演示两个集合图变化的过程。

五、全课总结

师生交流: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策

略?这一策略以前你用过吗?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