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2-11-02 06:24:13
【精华】教学计划3篇

【精华】教学计划3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英语。学生有了一年学习英语的经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处在发育阶段,尚未定性,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些都是他们长身体、长体力的需求,他们坐不住,坐不久。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学生外语具有许多成人甚至中学生许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例如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等。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新教材系列配套,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因材施教。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不同水平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也适合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的需要,确保他们也能达到《新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突出兴趣培养,保护和发展求知欲,寓教于乐。教科书全部采用彩色图画,情景会话贯串全套教材。紧密结合儿童好新奇、爱活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编排和设计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游戏、绕口令、等和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采取方法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及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养成响亮清晰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培养语感。

4、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5、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志,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6、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7、能在完成某个任务(如涂色,小制作)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词句,并且培养动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四、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时间安排(略)

教学计划 篇2

新学期已经开始,为使我班语文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特拟定20xx-20xx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5人。从上学期的成绩看,学生的总体素质一般,中等的同学较多。学生的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尤其在作文方面都需加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

三、教学目标: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5、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6、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30篇。

9、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10、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四、教学重、难点:

1、继续加强朗读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加强默读训练,将默读与理解、思考有机地结合,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以及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的文章的阅读。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

(二)阅读教学

随着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

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是教学课文的主要依据。

(1)指导朗读、默读。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3)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三)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

(四)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对习作做了两条线的安排,“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7次习作,其中有一次与口语交际安排在了一起。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五)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计划 篇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二年级十二班的数学,经过半学期的学习与教学,对班里各个同学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针对性教学,学习数学要培养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有: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

第七单元混合运算;

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第九单元统计;

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 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 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进度安排

《【精华】教学计划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