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教学反思3篇 透镜及其应用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透镜》教学反思3篇 透镜及其应用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透镜》教学反思3篇 透镜及其应用的教学反思1
《透镜》一节的内容在整个光学部分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研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特别是那三条特殊光线,学生倒是记住了,但一遇到作图又会束手无策。这主要是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只是从字面上会了,并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应用。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点到面,将难点逐个击破。在教学方法上我尽量从感性的知识入手,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以简单的实验为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引入课题时,我以面镜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镜子,光照射后的传播方向如何,从而使学生正确区分透镜和面镜的不同。而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则利用实验引导学生得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利用形象的课件和学生一起分析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并适时通过相应的作图题目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主动地进行学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
在整堂课中,同学们积极动脑,主动进行讨论。一个个新的想法不断出现,一声声“老师,看我的行不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现着自己的.收获。看到同学们兴奋的样子,我同样感到自豪。当然也有部分同学面对录像机时害怕出错,不敢或不愿在课堂中展现自己。以后我会创造更多的机会以使他们得到更好锻炼。
在研磨课堂中,我的收获并不比学生少,可能还会更多。改良后的实验使我找到了学生的兴趣所在,改善了师生关系,确定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透镜》教学反思3篇 透镜及其应用的教学反思2
对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所执教的《透镜》一课反思如下:
透镜是第四章的第一节,起到的作用是引入,让学生简单的认识透镜,为后面透镜作图以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铺垫。同时,本节课处理时也因与上一章光现象的内容相结合,在讲解时注意两章内容的对比联系,像是面镜与透镜的区别等,尽量在学生已有知识框架上添加新东西。
在引入新课方面,我采用了播放学生儿时的游戏“放大镜燃纸”的视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过渡到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不会觉得突兀、陌生。随后我用多媒体展现了一些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可谓让学生饱了眼。
在讲透镜的分类时,我让学生观察了他们桌子上事先准备好的透镜,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有的中间厚边缘薄,有的中间薄边缘厚。有的将书上的字放大,有的将字缩小等。学生可通过看,摸来感受他们的异同。随后进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对于透镜,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有的只能是在图书或是在电视上见过。让学生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使他们真身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是凸透镜,什么样的是凹透镜。
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画法,我用多媒体动画播放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画法,并介绍了主光轴、光心。所随后教给学生两透镜的简易画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光心的特点通过实验从多角度演示,学生亲眼看到“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学生容易理解并记住。这部分内容在处理的时候对于透镜应该关于主光轴上下对称强调的不够,所以学生自己练习画图时出现了错误。
在讲到透镜对光的作用,我做了两个演示实验,分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由于其中一个光源比较暗,后排的很多学生可能看不到。是自己很大的失误。只能利用事先准备了课件展示这两个实验的现象。要是演示实验能够做好的话,我想学生的视觉更直观些,对于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帮助会更大。
这节课结束后,在第二课时的复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透镜对光的作用”理解的不是很到位。针对这个问题思考之后我觉得,讲解这部分知识时,除了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透镜后的折射现象,还应该补充演示如果不和主光轴平行的“发散光”、“会聚光”经两透镜后光路的改变,可以让学生对于“会聚”“发散”作用理解的更透彻。
回顾整节课,新的知识点比较多,整合建构环节时应引导学生理出一个线索,将重点知识突出并能有所迁移,可我这节课在此环节只是泛泛而谈。最后也没能针对这节课的重点知识作出全体同学的检测。
纵观这节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更多、更详细的预测课并不断的探索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透镜》教学反思3篇 透镜及其应用的教学反思3
我们知道透镜一节内容简单,实验器材比较生活化,探究问题也和生活有关,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我在设计导课时采用了激情导入;通过视频放映“神七”点火到计时的情景。把学生一下子拉进课堂。告诉学生这个历史是由透镜给我们记录下来的。既然透镜对我们生活有用,那我们有必要把它学好。通过视频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并完成自读题卡(我在课前精心设计的有助于学生认识的循序渐进的问题)。
采用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自己总结规律,对习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己解决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要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巩固提高。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学生了解凹凸透镜后,让学生体验实物元件并进一步指出近视眼镜是属哪种。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第二轮练习中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有一学生提出: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我马上想到用激光分别正对凹凸透镜照射比较透过去的光圈与原光束的大小。结果否定了学生的判断。又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能否利用凸透镜得到平行光?我有意感到为难,突然有名学生奋勇站起来说:“老师,我来给他解决。”学生讲得有理有据。之后,教室里掌声响起,课堂气氛陷入高潮。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在第三目标学习中。学生查阅课本积极性高了,分组讨论更热烈了,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讨论交流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经验告诉我们,对于相同背景的识记材料,通过听教师讲一遍掌握30%,自己写一遍可掌握70%,而经过讨论自己说出来能掌握90%。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勇于表现。讨论甚至争议是学生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交流益于学生合作学习,实现优生帮差生(兵教兵)。因而这节课我给学生尽限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探究研讨,自我获取知识。当堂批改对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集中精力、争先恐后、活跃思维作用明显,当即发现问题当即解决,有“短、平、快”之效果。
通过本节课教学收获多多:除了课前备好教材和学生外,还要注重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参与师生讨论;充分信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手让学生大胆思考、讨论、质疑、激发学生潜能。不可越俎代庖;形成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答案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积极引导,不求全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