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3、分组实验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概述】
《传热比赛——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在相同的热源中,导热速度是不同的。学习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进而认识到生活中人们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一样的导热性能。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过程与方法
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意识实验方法的选择对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到较冷的一端。老师这里有3个材料,看一下有什么特点?(材料不一样,长短、大小一样)
猜一猜把它们放到热水中,谁能把热先传到顶端?
下面我们就来一场传热比赛,不过先想想怎么样才能让比赛公平、公正呢?
二、实验验证
为了更好的比赛,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个实验盒。同样大小的木头、塑料和钢条(一一出示)。还有温度传感器、MGA数据显示仪、热传导套装实验仪器、热水等。
1、介绍实验步骤
(1)把同样大小的木头、塑料和钢条放入同一个容器中并固定。
(2)把传感器和MGA连接好,将传感器插入容器中相应测量物的孔中,启动MGA。
(3)往容器注入适量热水。
(4)观察MGA中3个不同材料的物体2分钟内温度的变化。
2、推导结论
不同的材料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钢的传热速度最快。科学上我们把像钢那样传热速度快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那样传热速度慢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三、生活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根据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应用例子呢?
四、巩固练习
根据材料的导热性能分类:
金 木材 棉花 银 铜 皮革 铁 铝 铅 塑料 油 水银 水 陶瓷
热的良导体:金 银 铜 铁 铝 铅 水银
热的不良导体:木材 棉花 皮革 塑料 油 水 陶瓷
五、课后延伸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钢的传热速度最快,哪谁最快凉呢?运用刚才所学的实验方法,自己做实验试试看,并根据你得出的实验数据推导实验结果。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学知识: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 1 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师:每当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奋、紧张……
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生:心跳加快,脸红……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生:安静状态。
2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
3 、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
生:大腿和身体呈 90 °夹角。
师示范动作。
4 、师: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 1 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
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
5 、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
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
6 、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
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7 、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
生:进行测量。
8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
1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这儿老师是用夸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就是按照平常的呼吸情况进行。每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的呢?
生:用手摸、听、测脉搏……
( 2 )师: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
( 3 )师: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会了,为了能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要把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面。(出示表格)这张表格你们知道怎么记录吗?
生:讲述表格的看法、写法。(师适时补充)
( 4 )师:现在我们要开始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先测量哪种状态下的?
生:安静状态下的。
( 5 )师:表格里面要求我们填写同一时间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第 1 次先测量 1 分钟呼吸的次数,第 2 次再测量 1 分钟心跳的次数。
师:注意呼吸次数的计算方法,找准自己的脉搏。准备好了吗?开始(计时 1 分钟,测量两次)。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算出平均值。
生:汇报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
2 、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要测量什么数据了?
生:运动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我们的运动一结束就要进行,等到休息后再测量数据就不准了。还有,老师在这儿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记录同一时间内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尝试说。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一、三大组只记录测量呼吸的次数,二、四大组只记录测量心跳的次数。
( 2 )师:我们仍旧用原地高抬腿的方法进行测量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测量时要注意,请你按照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每位同学一定要把动作做标准了,否则就不能准确测量出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计时 1 分钟,老师调整好学生所站的位置)
( 3 )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计时 1 分钟)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学生汇报所测数据。
( 4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以及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都有了,有了这两组数据我们能做什么事?
学生进行比较。
师:你们比较一下,发现什么?
生: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说出具体数据)
( 5 )师:我们除了用表格进行数据比较之外,还可以用图形进行数据比较。这儿有一个坐标,横线表明在什么状态下,竖线表示呼吸或心跳的次数,我们现在就要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以某一学生为例说明条形图的画法)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图形中的一种,叫条形图,大家看用这种方法比较数据有什么优点? (明显、清楚、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