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穷人教案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穷人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穷人教案 篇1[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三、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二、三两段,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伏尔加河上纤夫》等。)
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以及穷人的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o托尔斯泰写的。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谈话
听了一遍,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谁?你爱谁?
四、自学课文
五、理清人物关系
有哪些人物?
板书:
桑娜
五个孩子
渔夫(桑娜的丈夫)
西蒙寡妇一个孩子
谁是主要人物?
六、分段
1.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2.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3.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把孩子抱回家。
七、试读课文
结合解释“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正音:张罗、勉强、自作自受。
八、读讲第一段
(通过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说描写的情境中。)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
(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朗读时,这些一一交待清楚。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啸”、“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
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敢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第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穷人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训练方面:
⑴ 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思想感情。
⑵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想教育方面:
⑴ 使学生感受高尚品格的熏陶,心灵受到净化。
⑵ 增强学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
3、技巧能力方面:
训练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学习如何通过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人品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桑娜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体会人物行为、思想和品德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过程
1、出示词语、句子:(破帆、黑面包、从早到晚地干活、屋里又潮湿又阴冷)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来感受、想象一定的故事情境。
2、学生畅谈自由想象的故事情境,教师纵深引领:“这是怎样的一户人家?怎样的一种生活?”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穷人。
二、初步感知课文
1、“你怎样理解这个课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出质疑:穷人是生活上的贫穷,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和物质生活一样的贫穷吗?(在课题旁边板书“?”,有待于课文学过之后再解答。)
2、列夫托尔斯泰比下也有一个关于“穷人”的故事。学生读课文,之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读过课文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有选择性地将本文主要人物板书:桑娜、渔夫。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段:
⑴ 课件播放小屋内外的样子。“文章是怎样写这贫寒的家庭的呢?”学生找出与其相应的文字。
(一是学生进入当时故事情境,二是通过小屋虽然简陋,但是打扫的干净整洁,体会桑娜家贫穷,体会桑娜能干。)
⑵ 学生画一画有关句子,并读一读,想一想: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他们的家境?(板书:贫穷)
⑶ 你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导朗读)
⑷ 是呀,桑娜家的生活是这样艰难,课文为什么又说是“……温暖而舒适”呢?
(引导学生体会:主人能干,家里人员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⑸ 概括第一段的内容。(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
过度:在这样风急浪高的夜晚,桑娜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此处隐藏2529个字……三大段:
第三课时
学习最后一部分及课外扩展
教学目标 1注意语言朴实、恰如其分。,.
2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要前后一致。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渔夫的言行举止,体会渔夫善良的品格
难点:合理想象,续编故事
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桑娜在不安中等待丈夫,当丈夫回来了,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起来学习第三段(12~最后)
教学过程:指导理解第三段
1请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边?边听边找出文章里“沉默”这个词出现了几次?想想桑娜为什么沉默
2.分析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时的反映是怎样的?他当时心里可能想到什么?
3.通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对“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体会你们体会渔夫善良的心灵。默读第三段,思考:渔夫回家后,桑娜怎样把西蒙死了 的情况告诉他们的?
点拨:(1)丈夫一回家,桑娜有没有马上把西蒙死了的情况 告诉丈夫?(没有)
(2)正当桑娜内心充满担忧,害怕。矛盾的时候,丈夫忽然 问起来了,桑娜的心情会更怎样?
请把描写桑娜的语言。神情的句子扰出来读读,想想桑娜为 什么会这样?(如:从“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可见桑娜内心是带着害怕,又 过意不去。)
板书
1、总结课文,体会感情,概括中心思想。
2、进一步体会“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写作特色。
三、小结全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课文并与同学相互交流
四、推荐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五,放映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对沙皇统治黑暗的社会有更深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作业:
1续编故事。
3找一些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阅读
2认真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
穷人教案 篇4教材简析:
本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段。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导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书题:穷人
2.简介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青年时期就开始创作,长达六十多年。作者无情的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界中的不朽名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中等生)
三、再读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2.默读课文,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导朗读第一段,思考: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当时气候怎样?(学困生)
(2)桑娜家的生活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中等生)
(3)为什么说小屋“温暖而舒适”?从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优等生)
2.讨论后指名回答:
(1)故事发生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当时屋外寒风呼啸,海面上正起着风暴海浪汹涌澎湃。
(2)桑娜家里生活很困难。(在书上划出有关词语)
A、帆很破了,桑娜仍在火炉旁缝补渔网。
B、渔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打鱼。
C、从早忙到晚,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D、衣着破烂,孩子门没鞋穿,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暖和舒适仅仅表现在:(地扫得干净;火没熄;银具闪闪发亮;海风之中,孩子在帐内睡着。桑娜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课件出示
1.朗读课文
2.归纳段意:渔夫的妻子桑娜,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的等待着渔夫出海归来。
五、作业:
1.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音字组词,读课文。
穷人教案 篇5学习目标:
1、结合阅读理解有关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揭示课题
1、作者为什么将课题定为“穷人”,课文仅仅写了穷人的“穷”吗?
2、板书课题:穷人
二、阅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渲染故事发生的环境。
2、学生思考: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桑娜是穷人不是富人?从这段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恶劣的环境、桑娜焦急的心情、桑娜的勤劳等)
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三、阅读第二段
1、学生默读,思考分层。
2、浏览阅读,分组讨论。
3、指名朗读第一层。思考:这一层,你读懂了什么?从桑娜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桑娜的关心和同情)
4、轻声读第二层。思考:西蒙是个怎么样的人?哪段文字最使你动情?(指导朗读,从读中感悟对比描写的魅力)
5、自由读第三层,感悟桑娜的矛盾心理。(分组自由读,小组推荐读,从中体会桑娜的激动——紧张——担忧——后悔——坚定矛盾心理过程,启发学生找到桑娜矛盾心理的客观原因)
6、教师小结。
四、阅读第三段
1、轻声速读,准备角色。
2、分角色朗读。思考:通过渔夫的言行,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3、教师小结。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设问:这篇课文叙述了穷人之间的什么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思考练习第三题,体会句子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桑娜夫妇的美好品质。
七、板书设计
穷人
勤劳 桑娜 西蒙
善良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淳朴 渔夫 忧虑 熬过去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