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声音教案

时间:2024-06-03 17:51:21
奇妙的声音教案

奇妙的声音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奇妙的声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奇妙的声音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发现并记录物体通过振动会发出声音。

2、体验用不同方式感受振动现象的有趣过程。

活动准备:

1、新年敲钟视频,一段优美的钢琴声,一段吵杂的声音、goldwave软件

2、操作材料:

(1)鼓6只、雪花片若干,放置在鼓上

(2)橡皮筋绑在长方形一次性塑料碗上 6份

(3)盛有水的小碗、勺子6份

3、记录表18份、笔18支

4、汉字:声音、振动活动过程:

一、视频“敲钟”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进入探索声音的话题。(材料准备:敲钟视频、汉字“声音”)

1、看看说说视频内容

2、小结:对了人们一敲,钟就会——发出声音,不敲,钟就没有声音。

二、探索

1:初步了解声音因振动而产生。(材料准备:操作材料及记录纸、笔)

1、交流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会发出声音

2、设疑猜想:为什么这么多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3、探索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2)操作前设想:怎样让以上材料发出声音?

(3)提出操作要求及记录要求:

a.每种材料都要试一试

b.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卡上

(4)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a.大鼓:雪花片怎么样了?

b.橡皮筋发什么了变化?

c.放了水的小碗、勺子:用勺子敲一敲,你会发现什么呢?(碗里的水怎么样了?)。

4、交流讨论:让哪些材料发出了声音?发现了什么?

5、进一步感受振动后发出声音的状态:两两幼儿边打招呼发出声音说“你好”,边摸摸对方的脖子;不发出声音说“你好”,边摸摸对方的脖子,并交流感受。

6、小结:原来生活中的物体因为“振动”发出了声音,出示汉字“振动”。 当我们不让它们动时,声音就停止了。

三、听生活中的声音,辨乐音和噪音(材料准备:钢琴声+吵杂声的音乐,goldwave软件)

1、交流讨论怎样的声音好听?

2、欣赏准备音乐,观察软件画面,说说看到的现象及感受。

3、小结延伸:那些听上去舒服,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而有的声音太响了,听上去很刺耳,这样的声音叫噪音。回去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是悦音,哪些是噪音?

奇妙的声音教案2

主题说明

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奇妙的声音”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境,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

声音在哪里?你听,我的身体会发出各种声音,好象会唱歌;拿个勺子敲敲,厨房里的炒菜声……在听一听,找一找中,幼儿发觉自己的身体会发出如此奇妙的声音,发现听觉通道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享受;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去创造……于是,在有趣的游戏中,我们引领幼儿汲取了隔音的科学知识,生成了积极自觉的社会性行为,或许辨证的意识,也正在悄然潜入他们的心灵。

另外,乐器是我园的一项特色活动,每当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小乐器上叮叮咚咚发出美妙的声音时,孩子们情不自禁会驻足倾听。小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们感到愉悦,感到神奇……这些美妙的声音唤起了孩子探索的欲望。我们设想通过聆听几位艺术家的故事,参观乐器室,认识乐器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关乐器,萌发对乐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家中的电话铃声等,感受声音的丰富和奇妙。

2、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分辨来自屋内和屋外的声音;或分辨哪些声音是近处的,哪些声音是远处的。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环境创设

1.幼儿自带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来园

2.在活动室内和窗口挂上幼儿自制的风铃,并引导幼儿聆听发出的声音。

家园共育

1.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时候说话声音可以响些,什么时候说话声音要轻?

请家长准备一些乐器演奏的音乐给幼儿欣赏。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一些我国的民族乐器,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奇妙的声音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盐溶解于水会增加水的浮力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杯子若干,盐,小苏打,白醋,搅拌棒,土豆片

活动过程:

自由探索

1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现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引导发现:

1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2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3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看看土豆怎样了?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没有浮起来,我们来听听你在实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

5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6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为什么他们也放了盐,可是土豆还是没有浮起来?他放了很多盐,土豆片才能浮起来,你们再去试试.

奇妙的声音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幼儿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知道自然界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有乐音,有噪音。

3、乐意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此处隐藏5975个字……

活动目标:

1、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知道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

2、能分辨乐音和噪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活动重点:

知道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不同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

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发出噪音。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用具:碰铃、铃鼓、三角铁、玻璃瓶、纸、塑料袋、纸盒、橡皮筋、米粒。

2、教师操作用具:鼓、各种声音的录音,三个装水的玻璃杯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杯子会唱歌”,引起幼儿兴趣。

二、探索不同的声音。

1、引导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如拍手、跺脚等。

2、引导幼儿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并感知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

三、小实验《米宝宝跳舞》,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1、幼儿将米粒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观察发生的现象。

2、讨论米宝宝会跳舞的原因。

3、再次进行实验,把一只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感受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小结:各种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所引起的,敲鼓时听到鼓声,同时能摸到鼓面的振动;人能讲话时由于喉咙声带的振动。

四、帮助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那种声音好听?优美好听,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被人们称为乐音;刺耳、难听、杂乱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烦,称为噪音。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说说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听到难听的噪音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4、幼儿结合自身生活说说怎样才能避免发出噪音?

五、教师总结:

小朋友知道了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好听的声音是乐音,难听的声音是噪音,今后我们要多听乐音,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要听噪音,自己更不能发出噪音。

奇妙的声音教案14

活动准备

乐器铃鼓、三角铁、木鱼、碰铃等若干件,琴一架,大鼓一面。

乐音和噪音的录音。

重点难点

知道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噪音。

活动目标

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能够对探索周围世界感兴趣。

了解噪音的危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寻找声音

(一)、听声音,通过游戏激发对声音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几样东西,这几样东西能产生声音,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猜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师在遮布后面,先后敲鼓、摇铃铛、拍打响板请幼儿辨别是什么声音。)

(二)、了解当物体发生碰撞振动时就会发出声音,并感知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1. 出示乐器,幼儿自由实验交流,怎样可以让乐器发出声音。

2.幼儿分组进行乐器操作,操作后请幼儿回答:你的乐器叫什么,它是怎样发声的?(例如,我的乐器叫三角铁它是通过敲打发出声音的)。

3.选择不同的乐器,感知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幼儿再次感知乐器是怎样发声的,并说出和刚才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小结:物体发生碰撞振动就会发出声音;不同材料的物体,经过打击碰撞后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利用实验游戏,帮助幼儿了解物体振动就能产生声音,停止振动,声音也就没有了。

1.教师报幕:“下一个表演节目的是花生米,它要在大鼓上为大家表演舞蹈。”教师把花生米放在大鼓上,花生米不动。教师:“咿?花生米不跳呢?怎么回事呢?你知道为什么吗?哦,我忘了,花生米说要大鼓给她唱歌她才跳舞。要怎样让大鼓唱歌呢?”(幼儿回答击打大鼓)教师用鼓槌敲击鼓面,花生米跳起了舞。提问:花生米为什么要用大鼓伴奏才肯跳舞呢?(引导幼儿感知鼓槌必须和鼓面发生碰撞,鼓面振动而发出鼓声)。

2.先请两、三名幼儿把一只手放在鼓面上,师用力敲击鼓面,说说有什么感觉?(鼓面在动)_ 儿童网

3.玩游戏,怎样叫我的乐器闭上嘴。首先让乐器发出声音,然后马上阻止震动,看看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物体没有震动就没有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

二、制造声音

(一)、提问:除了乐器还有什么物体也能能发出声音呢?幼儿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说说会发出声音的物品,并说出通过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

(二)、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什么地方能发声音?你怎样叫它发声的?幼儿自由在身体寻找声音。例如:我的小手会发声,双手一拍就出声。

三、分辨声音

(一)、分别播放两段音乐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教师提问:第一段是什么声音?(歌曲的声音,打击乐的声音)。第二段是什么声音?(也是打击乐的声音,很吵)提问:这两段声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幼儿:第一段声音好听,第二段的声音不好听。)教师:你听到不好听的声音有什么感觉?(幼儿:很不舒服,耳朵难受你)

(二)、好听的声音是乐音,不好听的是噪音。你们喜欢哪种声音?为什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避免噪音呢?(轻声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拿放物品)

四、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通过震动和碰撞发出声音的,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听多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平时要轻轻的说话,轻轻走路,拿放物体轻拿轻放等,在家里也要这样,不要把电视、音响开得太响,养成良好的习惯。等下我们把这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告诉其它班上的小朋友好不好?请幼儿轻轻走出教室。

五、活动延伸

户外游戏《我学小猫悄悄走》。

奇妙的声音教案15

活动目标

1.认识螺丝,知道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

2.了解螺丝螺旋上升的特性;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及观察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不同口径的饮料瓶、灯泡、螺口;

2.不同自径的螺丝;

3.钢笔、圆珠笔。

活动过程

1.投放材料,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

2.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好玩儿吗?”

3.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这些材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能拧在一块儿。都能扣紧……)

4.为什么能拧到一块儿?瓶口上有一道一道的;瓶盖上也有一道道的;灯泡上有圈一圈的纹,转着转着就上去了;这个圈套在螺丝上,一拧就拧上去了;教师向幼儿讲解螺丝的构造一由螺杆和螺帽组成。

5.幼儿讨论,总结答案。生活中有许多的物品都是利用螺丝的原理设计的,这些物品接口的地方像盘山公路一样,是旋转上升的。

《奇妙的声音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