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25 04:04:37
实用的大班美术教案3篇

实用的大班美术教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形象。

2、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尝试,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视频转换仪各一台。

2、自制软件一份。

3、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哥哥、姐姐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大屏幕上展示作品) 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原来这些画都由各种手形变成的。)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让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讲述:我把两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小猫……

三、多媒体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

1、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体,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长长的,还挂上了一个个果子,多可爱)。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展示鸡)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

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

2、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五、用视频转变仪展示作品,清幼儿介绍,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简评】

此活动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关系,既给幼儿留有较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技能上的难点。 开始部分,通过欣赏作品和手形变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素材。 中间部分,教师抓住了如何"将幼儿的想象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重难点。

在方法上,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注入式、封闭式为教师点拔、幼儿创造的启发式、讨论式;在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将幼儿的想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观察、比较、判断的机会,找准了由手形添上什么变成什么这一技能上的关键,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结束部分,利用视频转换仪,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同伴面前,便于幼儿参与评价,促进交流。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克利的作品,尝试在数字美术平台中使用“小画笔”创作夸张的脸,加深对克利作品风格的感受和体验。

2.能大胆使用平台中的直线工具,将图案进行分割,表现创意;能大胆使用图形表现脸部五官。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多个大师的自画像,并绘画过《夸张的我》,有使用数字化平台中各种“画笔”和“倒色筒”等功能的经验。

2.克利的两幅作品、幼儿数字美术平台、数字小画板。

活动过程

一、通过白板课件中的拼图游戏感知图形的分割与重组

1.出示圆形的分割图,请幼儿进行拼图游戏。

2.师幼共同感受分割使原形状产生的量与形的变化。

二、幼儿逐一欣赏克利的作品,感受作品的造型特点

1.出示作品1,引导幼儿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师的画,请你们仔细看看,你觉得他画的是什么?

师:这幅画被线条分割成了哪些图形?(这种分割的方法叫做以线造型分割法。)

2.介绍画家及其作品的风格。

师:这位大师就是瑞士著名画家克利,他非常喜欢大胆地使用线条进行画面分割,让人觉得他的画就像有魔力一样。

3.出示作品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了解画面中图形的特点以及色彩的搭配。

①师:这幅作品使用了什么方法画“脸”的?整张“脸”是被什么分割的?

②师:画中每个色块的颜色都一样吗?

③请幼儿在白板上寻找并用电子笔划出分割图形的线条。

三、幼儿讨论操作策略

1.讨论构图。

师:今天我们也来创作一幅这样的“脸”,可以选择一个图形来做脸的轮廓,请小朋友试一试。

师:我们可以用电子笔进行分割,如果你想使线条变直可以使用平台中的“直线”工具。

2.讨论色彩。

师:以前涂色的时候我们使用过各种“画笔”和“倒色筒”,但今天的这幅克利的`“脸”是由很多个色块拼成的,需要不断地搭配色彩,可以尝试使用“倒色筒”工具。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脸”分割成各种形状。

2.指导幼儿在颜色搭配时注意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对比。

五、幼儿展示和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共同在“展示台”中展示、评价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和感受三个不同形状的罐子,比较罐子之间不同的特征,培养儿童敏锐的感受力。

2.通过直觉感受,用线表现形的不同特征。

教学要点:

1.选择造型特点不同的陶罐,便于通过对比感知每个罐子的形状特点。

2.鼓励儿童大胆用线画出特点不同的罐子,运笔要认真、果断,不能潦草。

教学准备:

教师:三个不同形状的陶罐。

学生:8开纸,深色尼龙水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讨论

提问:摆在桌子上面的东西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教师启发儿童认识器皿的使用功能,这些是用来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皿。

提问:陶罐的基本构造有哪些部分?

二、教师引导儿童通过具体观察,了解陶罐的构造。

有圆形的罐体、罐口、罐底。此外,有的罐有双耳,有的罐有像杯子一样的吧。

提问:这些罐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启发儿童根据对罐子的高矮、大小、不同形状的分析,认识不同罐子的特征。

三、作画提示:

1、在纸上画三个不同的罐子,可以考虑从最高、最大的一个开始画。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上?可以靠在纸的一边,也可以画在纸的中间。然后再比较着画其他两个。

2.画罐子从哪里入手?先画罐口,然后根据口的大小画罐体的形状,最后再添画罐子的花纹。

教师辅导:

1.行间巡视应不断强调罐子的不同特征,要求儿童进行比较。

2.画面安排要注意罐子在画面空间的大小和位置。

3.展示典型作业,作为示范引导。

四、作业评赏:展示全体学生作业。

找出表现特征最好的作业,说一说优点在哪里?

五、总结: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罐子的形状是各不相同的,注意表现出它们形状的特点。

本课作业中体现了儿童敏锐观察和表现物象不同特征的能力,这是造型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

《实用的大班美术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