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读书笔记

时间:2024-05-19 19:49:13
初中读书笔记15篇

初中读书笔记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读书笔记1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矣。我觉得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你学而不用。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你猜:一定要说到头悬梁锥刺骨和萤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的话?总不至于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吧?你很聪明,并且对书敬畏而疏远。电视、卡-通书和流行歌已经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还想为书开垦出一亩三分地儿。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读书笔记大全《初中读书笔记怎么写》。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二)》)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初中读书笔记2

大象,一种气力着实非凡的动物,想不到它的情感是那么细腻无比。在意大利比萨城的动物园里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一头年轻的大象死掉了。原因是每天给它喂食的饲养员退休了,当这头大象再也没看到陪它进食9年的饲养员时,心中感到无比的悲痛,便绝食一周,最后饿死了。

尽管大象在某些地方代表着权威、智慧等,但是有一桩事,它却始终不知道,那就是它的同类,正面临着灭绝的命运。

世界上的大象大部分都生活在非洲。因为象牙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提高了数十倍以上,使许多盗猎者大肆捕杀大象以取象牙。他们还潜入非洲的原始森林,甚至他们还偷越国境,到野生动物的保护区内,不停地捕杀。象群被他们追赶的筋疲力尽,百头野生大象顷刻间就被乱枪射死……有的大象尚未气绝,象牙却已被割走。

以上是秦牧老先生在散文《大象哀歌》中写的。是啊,为什么那些愚蠢的人们要这样践踏我们的朋友们?

人类的语言是极为丰富的,但它有的时候形容一个人卑鄙、下流时,会用‘兽心’等,在这情况下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它有的时候侮辱了兽,抬高了人。有些感情纤细动物,比如比萨城动物园里的那头象,比起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类来说,它岂不是更高尚……

在这万物生灵宇宙之间,平均每天都会有一种生物灭绝……

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动物们一一灭绝吗?

初中读书笔记3

我仰慕高尔基的《童年》很久了,暑假里,在三味书店的开业之时,坐在全新的咖啡吧里,我终于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一口气将全书读完,不禁掩卷深思:这是一本伟大的书,既充满黑暗,又能看见光明,在冷酷无情中突显着人性的光芒。

书中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幼年时期从三岁到十岁的生活片断。读到他的外祖父如何贪婪、残暴,有一次竟将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结果大病一场;还曾疯狂地殴打外祖母的脑袋,致使发针都扎进了她的头皮里;他的舅舅为了争夺财产,把阿廖沙的爸爸推进冰窖里,还惨绝人寰地折磨自己的妻子,害死徒工小茨冈。他们冷血得连禽兽都不如,看着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生活,仿佛将我我带进了一个黑暗的世界。

我一直认为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个阶段,可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快乐的童年。啊,我比阿廖沙幸福多了。他的童年充满黑暗,而我的童年记忆里,外祖父和舅舅可疼我了,常常买糖果给我吃,和我一起玩游戏,快乐极了。在感叹自己幸福的同时,我不禁深深地为他感到心疼和同情。

庆幸的是,正当阿廖沙处在困境时,终于出现了缕缕阳光——他的外祖母,她经常讲正义和光明的故事给他听,像个天使般引导他走向 ……此处隐藏7749个字……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老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老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使广大老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初中读书笔记12

1、地球文明的文化融合大趋势

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也更为细致完整。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遵守特定的规范。就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

几千年来,不同的文化都处于流转变化之中,历史的大趋势是规模小而简单的文化逐渐融入规模较大、较复杂的文化中,世界大型文化的种类逐渐减少。就像中国一样,随着从大秦以来疆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成为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已经很难区分纯正的汉人文化或满人文化。

这就是文化演化的大趋势。公元前1万年,地球上有数千个人类文明。到公元前200年,只剩下几百个,最多不超过两三千个。到公元1450年,文明数量锐减。接下来的300年间,亚非世界吞噬了整个地球。1521年,西班牙征服阿兹特克帝国,1532年,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1606年,欧洲人登上澳大利亚大陆。

亚非世界花了几百年时间吞噬了全世界,这个过程永远无法回头。今天,几乎全球人类接受同一套地缘政治体系(整个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国家,但受到国际公认);使用同样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采用同样的法律体体系(人权和国际法放之四海而皆准);接受同样的科学体系(专家们对物理、生物学、医学等所有学科的观点几乎相同)。

2、纯正的文化不再存在

文化融合是帝国吞噬世界文明的结果。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具有两个最基本特征:

(1)帝国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

(2)帝国的疆域可灵活调整,几乎可以无限扩张。帝国不需要改变基本框架和认同,就能纳入更多的国家和领土。

大秦帝国和蒙古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帝国案例。

帝国并非永世太平,帝国也会面临崩溃瓦解,就像大秦帝国命数并不长久,蒙古帝国也在辉煌之后很快消失。但是,帝国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已经融合的文明会恢复其纯正和独立,也不意味着帝国子民会恢复曾经的独立。

历史告诉我们,随着帝国的崩溃,新的帝国代替了曾经的帝国,谁也回不到从前了。

好莱坞电影中,印第安人骑着高头大马和欧洲人作战,大无畏地保护着祖先的传统。然而,在印第安人祖先那里,根本就没有马,马是在17、18世纪从欧洲传入美洲的。或者,意大利人吃着经由西班牙传入的墨西哥的西红柿做的意大利面,印度人吃在墨西哥的辣椒,中国人穿着满人的旗袍。回到大秦帝国,皇帝也不知道土豆、玉米、西红柿、胡萝卜等无数我们饭桌上的美食来自哪里。

想做个吃着纯正中华美食的汉人,其实是不可能的。想要恢复纯正的中华文明,也无从谈起。剥离欧美传入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我们看到还有满清留下的文化侵袭,比如,普通话、旗袍、宫殿、习俗等,如果把这些再剥离,我看到的还有蒙古帝国的痕迹,继续剥离,你看到印度传入的佛教,再剥离······以此类推,到哪里才算是纯正的中华文明呢?

以前九斤老太的各种对新事物的抱怨,都会在历史大潮中被淹没,留下的只有融合和演化。演化是个不知目的地的过程,未来是什么样子,科学家说不出来,王大树更不知道。

既然再也回不到从前,不如就接受融合和改变吧。

初中读书笔记13

张天翼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今天我有幸读了他写的小说——《大林和小林》。

故事讲的是大林和小林出生后不久,他们的爸妈就死了。父母去世后,他们就到外面做工了。半路上,遇到了一只怪物,为了不让怪物抓住,兄弟俩就分开了。小林见怪物没追上来就睡了,没想到被皮皮和平平带走了。平平把小林带到了“皮皮商店”,关了三天。后来小林又被四四格买了,整天替四四格拿早饭、剃胡子,然后去做工。到了晚上十二点才能睡觉。最终,小林打死了四四格,通过勤奋和努力,当上了火车司机。

大林和小林是完全不同的命运,他给叭哈当了儿子,连名字都改了。从此大林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甚至吃饭都要人喂。因为他什么都不会,最后活活饿死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触很深,我觉得大林是个不劳而获的人,富裕的生活让他养尊处优,不思劳作,最终变成一个废物,什么也不会。而小林刻苦劳动,克服种种困难,勇于前进。

我们要向小林那样,学习各项本领,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去创造财富,拥抱幸福!只有动手动脑才能活动最后的成功。

初中读书笔记14

鲁迅的文笔就是这样。如一把利器,刺破了社会的黑暗,笔笔流露出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跟随着这力道的文字,我们走进了那个时代……

第一天,杨老师刚讲过《少年闰土》,我便对这文章起了兴趣,一定要看个究竟,回家后,就找老爸,拿出那本《鲁迅全集》细细品读起来……

霎时,那个紫色圆脸、项带银圈的阳光少年浮现在我眼前,他带领着鲁迅去享受童年……每一次的拾贝,每一次的捕鸟,每一次的看瓜,都那么鲜活,有趣……

三十多年,转瞬即逝,当鲁迅再次回乡时已是物是人非,那曾经亲热喊他“迅哥儿”的闰土改呼“老爷”,儿时的那些友情仿佛遥不可及,正如他所说的,两人之间隔了一展厚障壁,心,凉了……

哎!——本以为会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感人重逢,谁知,这结果竟是如此不堪。

不过水生与宏儿不是一样无话不谈吗?!不是还有这纯真的友谊吗?但愿,他们永远这样,不要重蹈覆辙……

初中读书笔记15

读完《猎人笔记》,心中就有一种感触,但却不知道是什么。难道是为了俄罗斯的大自然风光,还是那些地主的可恶行为。但是作者总是在讲述,并没有摆明地指责那些不公平的制度,而是用书写的方式来讽刺沙俄时期的奴隶制。

其中有一篇-《幽会》。据说学者们把它作为这本书中最好的一篇,可是也不尽然,我的个人见解与之不同,但我也承认《幽会》写得很美,能令人如亲临其境。但屠格涅夫在写另一篇《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的时候,写他祖父抢占别人土地的往事时,并没有留情,狠狠地在书中批评地主的残暴,狠毒,把他家族的这一丑事永远的记录了下来,这说明他反对奴隶制,追求民主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这比《幽会》写得好多了,但在写作手法上,却远不及《幽会》。这是我的看法,有不对的也尽管提出来。说到这,我也像说说最后一篇-《森林和草原》,这是一篇纯粹以写景的手法来写的文章,而且是作为书的尾声。跟很多文章是大有不同的。

作者还在文中写了春天,这跟黑暗的奴隶制时代构成了极大的反差,可也写出了奴隶制即将被粉碎,民主制度将会来临,人们那是会想春天般快活,俄罗斯人们不会永远存活在奴隶制度中,极妙地写出了俄罗斯人们反对奴隶制的心理,也加强了俄罗斯人们对奴隶制的愤怒之情。

《初中读书笔记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